近年来,“玛丽苏”形象活跃于文学、影视、动漫等领域。“玛丽苏”这一概念指在故事的文本中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女性角色,亦可指含有此类女性角色的文本类型[1]。“玛丽苏”源于欧美文学,其形象原型为美国作家葆拉·史密斯在1974年所撰写的《星际迷航》中的女主人公Mary Sue[2]。21世纪,“玛丽苏”一词随着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流入中国,然而,在此之前,中国本土已经诞生了具有“玛丽苏”色彩的文学作品[1]。早在20世纪90年代,“玛丽苏”文化就随着港台言情小说的热潮悄然兴起[3]。例如,“琼瑶热”“席绢热”相继席卷东南亚汉文化圈。热潮过后,随着电视文化和网络平台的逐渐普及,更能符合中国大陆需求以及审美的“玛丽苏”文化也随之诞生[1]。因此,当代中国式的“玛丽苏”文化已经脱离了起初欧美文学中“玛丽苏”的范式,出现在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中[2]。 据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国产“玛丽苏”剧不断席卷荧屏。例如,2015年《花千骨》收视份额达到21.74%,该剧在爱奇艺平台的视频点播超过50亿次[2];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网播放量超过295亿[4]。在如此广泛的受众群体的背景下,研究“玛丽苏”文化对当代受众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体现出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相关学者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玛丽苏”文化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学者发现,“玛丽苏”文化普遍蕴含以下三种意识形态:第一,强调“爱情本位”。在各类“玛丽苏”文本中,女主人公将爱情视为生活的首位,将美好结局定义为主角的爱情故事走向圆满[1]。第二,强化女性气质。“玛丽苏”一般具有良好的外形条件,或者具有不谙世事的纯洁与善良,有时两者兼而有之[5]。第三,构建完美的男主形象。“玛丽苏”所塑造出的男主具有完美的人物设定,他们作为精英人士,往往无所不能,却又对女主人公情有独钟[5]。这三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导致“玛丽苏”文化的受众群体在思想上发生转变,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6]。例如,有学者指出,因为“玛丽苏”剧大多数是以爱情为主线(即上述“爱情本位”的意识形态),因此,“玛丽苏”文化对其受众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两个方面[5]。 在现有的与“玛丽苏”文化相关的文献中,学者尚未研究“玛丽苏”文化中的意识形态对受众婚恋观的影响。但在有关当代青年婚姻观与爱情观的研究中,学者发现了下述现象:第一,青年群体的择偶标准已发生转变,并逐渐将“颜值”视为一个重要择偶标准[7];第二,年轻一辈的青年群体的分手率有所提升[8];第三,多位学者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数量大量增加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大龄女青年的婚嫁困境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难题[9]。我们不难发现,上述现象中反映的问题与“玛丽苏”文化的意识形态具有相通之处。其一,“玛丽苏”文化中所构建出的完美的男主人公形象,可能会对青年群体的择偶标准产生影响。例如,“玛丽苏”文化中对外貌条件的过分强调,可能会使“颜值”在青年群体的择偶标准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其二,“玛丽苏”文化中“爱情本位”的意识形态,可能会使青年群体在现实并不完美的恋爱经历中产生落差感,进而导致青年群体分手率提高。其三,随着年龄增长,择偶标准的提升和恋爱中的心理落差可能会进一步成为大龄未婚女性群体增多的诱因。 本研究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玛丽苏”文化对当代青年群体所造成的影响,并以婚恋观为首要的探索因素。首先,我们将探索“玛丽苏”文化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究竟会对青年群体产生何种影响。其次,我们将探索“玛丽苏”文化影响青年群体思想及行为的方式,即“玛丽苏”文化的影响机制。因为相关文献和数据的匮乏,本研究采用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10],希望从受访者的视角出发,调查青年群体在接触“玛丽苏”文化后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该变化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结果,从而补充现有文献的空缺,取得一定的理论突破。鉴于“玛丽苏”受众群体中大多数为女性青年[11],因此,本研究针对女性青年群体展开。 本文用理论抽样结合滚雪球抽样的方法选择访谈对象,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定性数据[12]。访谈时长为35~60分钟,当数据达到饱和时,停止收集数据。受访的女性青年共41名,其中有6名高中生、23名大学生、7名适婚女性、5名已婚妇女。经过开放式编码、选择性编码、理论编码三个阶段的数据分析过程,我们得出了“玛丽苏”文化对女性青年的恋爱过程、婚姻状态、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玛丽苏”文化和青年群体婚恋观的研究现状 (一)“玛丽苏”文化研究概述 在现有“玛丽苏”文化的文献中,学者一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玛丽苏”文化的文本范式及其产生背景之上。研究发现,不同的时代背景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玛丽苏”文本的诞生。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婚姻和恋爱关系中,女性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早期的“玛丽苏”文本主要讲述传统礼教和家族恩仇如何磨砺出唯美爱情,体现出了对威权式及阶层化的父权制度的反抗[3]。千禧年后,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双方在婚姻和恋爱的过程中,从男尊女卑变为互相尊重[4]。“玛丽苏”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也因此从只能依靠男人的柔弱形象,变成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人生赢家。鉴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玛丽苏”文本的诞生,而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年群体又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受“玛丽苏”文化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在访谈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展开调研,以获取更加全面、可信的数据。 此外,在研究“玛丽苏”文化对青年群体影响的文献中,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学者认为“玛丽苏”文化对社会群体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例如,有学者认为“玛丽苏”人物形象所宣扬的人生理念是积极向上的[2]。由于女主人公在困难的境遇中往往不屈不挠,因此,“玛丽苏”文本对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观众和读者来说具有正面的激励意义。另一部分学者对“玛丽苏”文化持批判态度。有学者认为,“玛丽苏”文化体现出的是一种“伪女性主义”[13]。例如,“玛丽苏”女主往往以获得完美爱情作为人生目标。这种剧情看似以女性为中心,实际上仍屈从男权。这一意识形态可能会在无形中被大众认同,造成女性意识觉醒的倒退。然而,由于这些观点往往是学者的主观经验判断,缺乏实际调研数据的支持,现有文献未能为“玛丽苏”文化对受众的影响机制作出充分的解释。因此,本文针对“玛丽苏”文化对当代女性青年群体的具体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展开调研,通过访谈的方式,从受访者获取有效数据,将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转变为受访者的真实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