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反运气知识论的德性知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红庆,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运气与知识是不相容的,因此,在消极的意义上,知识可以被视为排除了运气的真信念。德性知识论提供了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反运气方案,主张知识是出于理智德性的真信念,是一种理智成就或信誉,而不是碰巧为真的信念。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德性知识论并不能完全排除运气,因而是失败的,并基于安全性条件发展一种反运气知识论。然而,德性知识论者可以证明德性蕴含安全性,即安全性必须根据主体稳定的认知能力或德性来解释,即德性知识论本身就是一种反运气知识论。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7

       运气与知识是不相容的,因此在消极的意义上,知识可以被视为排除了运气的真信念。德性知识论(virtue epistemology)提供了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反运气方案,主张知识是出于理智德性的真信念,是一种理智成就(achievement)或信誉(credit),而不是碰巧为真的信念。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德性知识论并不能完全排除运气,因而是失败的,并基于安全性(safety)条件发展出反运气知识论(anti-luck epistemology)。从这种争论出发,本文将考察德性知识论的各种反运气方案,层层剖析知识与运气关系的本质,并致力于把德性知识论解读为一种反运气知识论,从而为其提供辩护。

       一 认识运气

       所有葛梯尔反例都具有一个“双运气结构”,因此,后葛梯尔时代的各种知识理论实际上都是广义上的反运气知识论,致力于消除运气对知识的破坏性影响。基于这种理念,普理查德(D.Pritchard)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性的反运气知识论,主张知识是一种安全的信念,其核心概念定义如下:

       运气:如果一个事件是运气的,那么它就是在现实世界发生但在一大类(a wide class of)最切近的可能世界(在其中,我们以与现实世界相同的方式形成我们的信念p)中并不发生。①

       安全性:对于所有行动者S,如果一个行动者知道一个偶然命题p,那么在绝大多数切近的可能世界中,这个主体只有当p为真才相信p。②

       认知运气可被区分为求真运气(veritic luck,VL)与反思运气(reflective luck,RL):

       (VL)对于所有主体S来说,S的信念p的真在求真上是运气的,当且仅当S的信念p在现实世界中是真的,而在几乎所有附近的可能世界中都是假的。③

       (RL)对于所有主体S来说,S的信念p的真在反思上是运气的,当且仅当S的信念p在现实世界中是真的,而几乎在所有与其能够只通过反思知道的东西一致的可能世界中所形成的同一个信念则是假的。④

       根据上述定义,求真运气的信念是一个不安全的信念,而反思运气的信念是一个不证成的信念。这种区分背后的观念大致是说,鉴于求真运气是一个非常容易发生的事情,它是由可能世界的排序所决定的,而这种排序的根据是每一个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客观的相似程度;而反思运气则是一个主体尽其所能却依然容易发生的事情,它也是由可能世界的排序所决定的,不过它的根据是主体自身所认为的每一个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程度。通过这种区分,任何信念都可以通过这两种认知运气属性来评估。因此,认知运气是知识分析的完备的工具,可以发展出一种完备的知识理论。

       一般而言,德性知识论可以分为德性可靠论和德性责任论。在普里查德看来,要理解德性可靠论与德性责任论之间分歧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当它们把消除认知运气作为其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充分条件时,它们各自关注的其实是不同的认知运气”⑤。概言之,德性可靠论无法解释求真运气问题,而德性责任论则无法解释反思运气问题,所以“考虑到认知运气在这两种形式最突出的德性知识论中的角色,实际上揭示了德性知识论的源动力不足,而不是促使我们采取基于德性的理论”⑥。针对这种批评,德性可靠论与德性责任论能够作出各自的应对,试图证明自身理论足以应对运气问题,下面笔者将逐一考察并评估这些可能的方案。

       二 德性可靠论与求真运气

       与一般可靠论不同,德性可靠论把可靠过程限定在那些稳定的、成功的主体倾向即理智能力的范围之内,使之能够避免诸如仁慈恶魔问题(beneficent demon problem)和脑损伤案例(brain lesion case)所带来的挑战。在这些案例中,信念形成过程是可靠的,但其可靠性完全超出了主体的控制,由此所形成的真信念不能算作主体的认知成就(cognitive achievement)。⑦因此可以视从一般可靠论到德性可靠论的转变为一种消除运气获得真信念的努力。在普里查德看来,德性可靠论者的这种努力是失败的,因为可靠信念与虚假信念并不冲突,完全有可能构造出一个葛梯尔反例来证明德性可靠论无法避免求真运气。

       归根结底,因为德性可靠论在理智德性与知识之间留下了足够的缝隙让求真运气有机可乘。然而,德性可靠论无需就此缴械投降,它具有足够的理论资源来应对求真运气给它造成的威胁。根据葛雷克(J.Greco)的观点,即使我们的信念在求真上是运气的,只要我们的认知能力是解释我们为什么达到真的最重要的因果因素,我们就可以认为由此得到的真信念包含理智信誉(intellectual credit),就是一种知识。⑧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知识与信誉的关系,葛雷克引用了索萨(E.Sosa)的垃圾通道案例(rubbish chute case):把一袋垃圾丢进垃圾通道,我们大概知道这袋垃圾会很快进入地下室。但是,如果它令人难以置信地没有达到那里呢?我们推测,它大概会被卡在通道的某一个地方(这很少发生),或类似的偶然事件。⑨葛雷克认为这个案例表明至少存在一种与求真运气相容的知识,即归纳知识,因为无数次的经验可以总结归纳出,我们知道垃圾袋会掉入地下室。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不可信的归纳怀疑论之中。⑩不过,普里查德认为这个案例里并不存在运气,因为垃圾袋被卡住的事情很少发生,因此这种可能性与现实世界非常遥远,即不存在明显的切近的可能世界,他的信念是假的。如果非要说他的信念是运气的,那么“我们将不得不设想诸如通道中存在一个障碍使得这个垃圾袋几乎每次都会被卡住。然而,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将毫无理由认为索萨知道这个垃圾袋在地下室中”(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