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是一种理解他人情感并疏导他人情绪的能力。家长应不断修炼共情力,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孩子的处境,与孩子产生共鸣。一个缺乏共情力的家长,会让孩子觉得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反之,富有共情力的家长则会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有二孩,共情力很重要(孙先生,37岁,建筑工程师) 我家二宝渐渐长大后,经常跟姐姐发生冲突。为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伤透了脑筋。在一番取经之后我渐渐认识到:要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不但需要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更需要家长修炼共情力,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 6岁的女儿经常愤怒地跟我告状:“弟弟又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讨厌他!”一个月,姐弟俩因为玩具发生冲突五六次。每一次被姐姐“控诉”,两岁的二宝都怯怯地站在一边不敢吱声。我们之前的处理方式都是以成人思维来教育女儿:“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再说,一个玩具值多少钱?爸爸给你再买一个!”这种处理方式丝毫不能缓解女儿的愤怒情绪,更无法让她得到安慰。我家老人经常袒护弟弟,甚至责备姐姐:“干吗这么生气?不就是个玩具嘛!”这更让女儿心生不满,感觉自己像后娘养的,经常趁大人不在场的时候掐弟弟来泄愤。 看着女儿因生气而涨红的小脸,我决定用充满共情力与同理心的方法来安抚她。我先蹲下来,拥住因生气而发抖的女儿对她说:“弟弟弄坏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对吗?”先重复她的原话,认可她的情绪。她气愤地点头,继续发泄:“他老是弄坏我的玩具,说了也不听!这个坏孩子,应该垃圾分类给他处理掉!” 我首先否定了她的极端想法:“那可不行,他又不是垃圾,怎么能当垃圾来处理呢?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我想引导她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女儿说:“我把我的玩具都藏起来,让他找不到!” 我尽量以孩子的心态与她对话:“嗯,你藏起来他就找不到了。不过,你的房间只有那么大,藏不下你所有的玩具吧?” 她说:“那我就把我喜欢的玩具都藏起来!”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立即表示赞同:“好的,你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就这么做!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筹划一下,怎么来藏你喜欢的玩具。” 女儿渐渐平静后,我们一起坐下来商量,并达成一致:玩具要装在整理箱里,整理箱要那种带扣的、弟弟打不开的。然后,女儿运用她刚学会的拼音列了一个计划:1.买箱子,周五晚上,由爸爸负责;2.玩具分类,周六上午,由我负责;3.装箱,周六下午,由我和妈妈负责。 在接下来的周末,我们按照女儿事先列的计划,买了箱子并整理了玩具,把女儿喜欢的玩具全都“藏”了起来。从那以后,姐弟俩再未因为玩具发生矛盾。 见这一招很管用,我们就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当我们与孩子共情,启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们都能很快平静下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就此做了总结:培养共情力最核心的内容是不批评、不强权、不用家长腔调说话。当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制定方案以后,他会积极全面地执行自己的方案,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且,当我们经常与孩子共情,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与他人共情,两个或多个孩子之间就能相处融洽。 比如有一天,奶奶带着两个孩子去买菜。在豆腐摊前,二宝趁奶奶不注意,摊主也在忙着称豆腐的时候,用手指照着眼前的豆腐连戳了好几下,把一块豆腐变成了“蜂窝煤”。奶奶看到后一巴掌打在二宝手上,大声呵斥道:“叫你瞎摸!”那一巴掌有些重,二宝挨打后一脸幽怨地看着姐姐,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姐姐连忙安抚他:“小朋友,豆腐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戳的哦。”姐姐语气很温柔,弟弟听后一愣——他原本是想哭一场的,却因为姐姐的一句安抚克制住了。 姐姐理解弟弟的感受,懂得与弟弟共情,适时做出善意的提醒,安抚了弟弟。随后她又对奶奶说:“奶奶,你不能这样打人!弟弟是男孩,你要照顾他的面子,要打也得回家再打。”奶奶听后觉得有道理,不禁自我反省:她的一巴掌看似管教孩子,其实是她自己有点恼怒,以粗暴的方式惩罚孩子。 姐姐又跟奶奶建议:“弟弟把那块豆腐都戳坏了,咱们买了吧,回家让他戳个够。” 弟弟对姐姐的建议高度认同,央求奶奶买下豆腐。姐姐趁机对他说:“既然豆腐给戳成这样了,别人可能不会买它了。我们买回家后,奶奶用它烧菜给你吃。你吃完了要给奶奶捶背,好不好?”弟弟欣然同意。 这个创造性的方案既能让豆腐发挥它本来的功能,又让二宝知道如何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可谓一举多得。 虽然女儿才6岁,但因为懂得共情,却能够化解尴尬,实现多赢。二宝虽然年龄小,但有姐姐做榜样,也学会了控制情绪,没有当众哭闹。女儿这份智慧的背后,是我们家长平日对她的共情教育结出的硕果。 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长不只是保姆,更是裁判员与教练员。我们要公平理智地跟每个孩子共情、共鸣、共同成长——接纳孩子的感情,尊重孩子的内心世界,启发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把麻烦的事情变成让他们成长的机会! 滑板小子,为何越来越不听话(刘女士,大学讲师,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