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归因模式”科学吗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为了孩子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本文作者是一位来自一线的刑侦民警,从事案件的侦查办理工作,同时也是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因为工作关系,他接触了数以百计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其中不乏未成年犯罪的案例,也有因家庭简单争吵而跳楼自杀的孩子……作者深入挖掘和追溯过这些孩子的童年的家庭亲子模式、成长环境,力图用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给以解读,并总结出一些值得警醒的启示。本文提到的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形成的家庭“归因模式”是否科学,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从警九年,我所经历过的警情中,除了未成年犯罪,还有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选择了自杀。很多人或许都在唏嘘或怪罪引发当时极端行为的事件,而在我看来,这些争执事件本身仅仅只是导火索,事件背后长期积累的家庭教育问题才是根源。

      “孩子一出生,成人就掌握着他心理上的生死。”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先驱维吉尼亚萨提亚的这句话振聋发聩。而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疾病是可以“免疫”的,我非常赞成其观点。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小给孩子注入“心理疫苗”,孩子就可以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开启充满幸福感的人生。

      婴儿期也会有“归因模式”的学习(比如婴儿们对于“不合理恐惧”的归因认识),但大多是被动的;2~7岁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因为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大量增加,社会性活动也开始产生,他们的归因模式习得往往是主动的,所以可塑性比较大。因此在幼儿阶段形成科学合理的归因模式是“心理疫苗”注射中的重中之重。

      心理小课堂:归因及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对一个事件的原因的分析。归因理论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韦纳提出来的,他认为分析的维度有三个: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另一名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等人后来提出的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与之相似,分别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性。

      可以解释如下:

      ●是长期存在的,还是暂时存在的?

      ●普遍存在的,还只是特例?

      ●是个人因素的,还是外在因素的?

      根据归因模式(解释风格)的三个维度,理想的、乐观的归因模式如下:

      ●当一件好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我们个人的、普遍的、长期存在的原因,这有助于乐观。举例:孩子考第一名是因为他很聪明,总是很勤奋努力;

      ●当一件坏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外在的、暂时的、特殊的原因,这有助于减少悲观。举例:孩子考倒数第一名是因为那一次考试题目不适合他,同时他自己努力也不够。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解释风格对个人的影响。根据马丁塞利格曼等人研究,这种解释风格在幼儿期形成后,如果未加外界干预,基本会终生不变。马丁塞利格曼等人通过专业的方法分析一些前人的日记、讲话稿,甚至是总统竞选的录音,就可以准确判断、预测一件事情的结果(比如此人以后是否当选),一个人的成败,甚至可以预测这个人的健康程度和寿命的长短(相关案例可以阅读马丁塞利格曼等人的专业著作)!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爸爸妈妈会有疑问:这样教育孩子,岂不是让孩子逃避责任?当然不是。这个乐观的归因模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盲目乐观,更不是推卸责任。我们之所以将归因的三个维度全部罗列出来,就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们意识到,绝大部分事情的发生都是系统诸因素综合的结果,很少有单一原因导致的结果发生。

      星期六早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诺(5岁的小男孩)在家里开开心心地准备吃早饭。这时,妈妈想起厨房还有一大瓶玉米汁,就让爸爸去拿一下。爸爸说手机上还有个信息回,一诺赶忙说:“妈妈,妈妈,我去拿”,话没有说完,一诺就冲到厨房,拿着玉米汁,哼着儿歌,突然听到“喵”的一声,原来一诺走路没有注意,踩到了家里的宠物猫球球!一诺吓了一跳,手中的大瓶玉米汁,摔到了地上……

      一诺踩到猫、摔坏玻璃瓶子,导致这件事情的原因有哪些?

      1.一诺唱着歌,分心了(一诺个人的原因、暂时的、特殊的原因)

      2.一诺没有看路(一诺个人的原因、暂时的、特殊的原因)

      3.小猫球球挡在了厨房到客厅的路上(外在的原因、暂时的、特殊的原因)

      4.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没有注意到小猫球球在那边(外在的、暂时的、特殊的原因)

      5.一诺很笨,总是这样毛手毛脚(内在的原因、稳定的、普遍的原因)

      其实,如果认真、仔细地探讨的话,这件事情(玻璃瓶子摔坏)还可以罗列出来很多原因。也就是说,是系统诸因素综合的结果,如果都有所注意的话,那么最后摔坏玻璃瓶子的结果便可能不会发生。如果妈妈只是去指责一诺(第5条原因),就是归因为“单一原因”,长此以往,一诺也会形成习惯,认为就是自己的原因,会产生“自己真笨、真不小心,连走路都走不好……”的想法。结果可能是:第一,一诺以后可能不会再愿意主动去尝试拿杯子了;第二,一诺碰到类似挫折的时候,可能也会觉得自己笨。

      启示:父母外在的、无意的指责,却会在子女心理投下阴影,也会逐渐内化为孩子内在的、稳定的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因为第5条的归因,是孩子认为无法改变的。刚开始也许孩子会抵触、会反对,但随着无意识的次数增加,逐渐也会认同这个解释,结果便类似于心理学实验中的那些狗狗,“习得性无助”,这便是抑郁症产生的根源。

      2~7岁家庭实操

      1.在反馈孩子探索结果的时候,利用乐观的归因模式。

      比如上面的案例,可以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

      妈妈听到声音后,立刻赶过来。

      第一步:关切地问一诺有没有受伤?是否需要第一时间处理伤口?如果没有受伤,也要问孩子,是不是吓到了,或因为打翻了玻璃瓶,很难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