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华教授谈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列首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人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最近,有幸到老教授曹廷华先生家中拜访。曹廷华是西南大学前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今年已80岁高龄。他是一位优秀教师,一生育人无数;他又是一位父亲,与妻子共同养育了一双有修养、有见识的儿女。如今他的子女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采访前,我以为像曹廷华这样的资深教授,一定对自己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厉,没想到却不是这样——也对儿女相当宽松。

      曹教授的儿子曹宇说,父亲几乎从来不帮他做选择,大到出国留学、高考填志愿、婚姻大事,小到学什么特长、跟谁玩、玩什么,都是自己做主。父亲从不以“家长”自居,为他做主,给了他充分的尊重、信任和自由。这与我们想象的学霸家庭好像很不一样。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环境中,曹教授只打过儿子一次,还是在曹宇两岁多时,其实也只是在他身上拍了两下。

      但就是这两下,曹教授一直记在心里,到曹宇初二时,为了弥补当时没给他买玩具的遗憾,积攒家里所有能攒起来的3000块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这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可是一大笔钱。

      对比现在的很多年轻父母,倒是舍得花钱给孩子买玩具、报培训班,但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却少了很多耐心,变得越来越焦虑。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健康、安全频频出现问题。

      在曹教授看来,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孩子在童真童趣中健康、安全成长比获取一般的知识、技能更重要。

      为什么现在的父母这么焦虑?

      我们先来看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一对教师夫妻在家里给自己孩子补课,被一位学生家长投诉到教育局。

      在投诉信里,家长有两个核心意思:

      第一,自己孩子本来就比老师孩子差,老师还在家里给他家孩子补课,这不公平;

      第二,希望提高教师子女的录取分数,或者让教师免费给自己孩子补课。

      这位家长的逻辑固然让人哭笑不得,但也在侧面反映了一个扎心事实:中国父母真是焦虑到了新高度,焦虑出了新花样。

      现在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焦虑?看了网上流传颇广的一个段子,或许有些明白了:有一种焦虑,叫“别人的孩子都上补习班了”。

      “补习班”的背后,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许,期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很多家长却忽略了:父母的教育焦虑会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父母焦虑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其著作《游戏力2》中提到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第二只小鸡”的实验,观察小鸡在受到惊吓时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科恩告诉我们,父母的紧张、焦虑情绪会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也变得紧张和焦虑,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科恩在书中还说道:焦虑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思维、情绪、人际关系和行为,最终会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社交生活,因为他内心充满了各种担心害怕,因此他无暇顾及其他。

      去年就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件,有个小学生因为压力太大选择了跳楼,他在遗书里对自己的父母说,觉得自己活得太累了,无论如何努力都没办法满足爸妈的期望。所以,他选择离开,这样父母以后就不会失望了。

      类似事件时有发生,这样的悲剧一再警醒我们,父母的教育焦虑,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的。

      我有一个在精神病医院工作的医生朋友说,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因为精神、心理问题到医院来,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朋友指出:一般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都在父母身上。如果父母没那么焦虑,不给孩子那么大压力,不给孩子报那么多课外班,孩子也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那么,父母的教育焦虑到底该如何缓解?父母又该如何管理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曹廷华教授提出了五条原则,这些原则与陪写作业、报补习班等相比要容易得多,但更实用更重要,也更简单易操作,每一个父母都能够做到。

      父母如何管控自己的教育焦虑?

      原则1:管大不管小,示范最重要

      曹教授认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因此要管大不管小,示范最重要。所谓大,是指做人的操守品行,所谓小,是孩子自身的童趣爱好。一切为孩子包揽或管到孩子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只会事与愿违,焦虑也由此而生。

      但是现在很多人似乎做不到,从小就给孩子教育将来怎么样,要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怎么办?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给孩子报很多课外班、兴趣班,为孩子规划好一生,上什么学校,将来干什么。

      最近就有个类似的事儿上了头条。幼儿园开学当天,一位学生家长在学校门口拉起横幅:“热烈祝贺某某某进入幼儿园小班,距离高考还有5388天”。

      网友在调侃之余纷纷表达了对这位小朋友的担心和同情。一个留言说:头顶的不是横幅,是一座大山呀……还有一个评论说:本来人园是件快乐的事儿,搞一个距离高考多少天压力立马提前了。接着一个评论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管理对孩子的期望呢?

      曹教授认为,孩子的成长之路,父母给出大方向就可以,不要指给他走哪一条。路有千万条,有大路、有小路、有坎坷、有平坦、有宽、有窄。父母要培养孩子走路的能力,而不能要求他走哪条路。条条道路都能通向人生光辉的景点,有价值的景点。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