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数据账本,账本信息由权利义务对称的分散节点联合生成、载入和控制。从信息系统和数据账本的概念和机制来看,区块链与会计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至于会计业界已经着手开展区块链与会计信息化交叉性发展的探索。集中地体现在:区块链技术和模式对于现行会计系统的标准程序,具有重构的潜能;以及从区块链思维来打破会计主体内部财务部门的中心化地位和对记账权的垄断性,进而实现会计主体业务端和核算端的融合;还可以调整企业公有信息、私有信息分布和会计角色担当,以建构新的会计信息披露与沟通模式。区块链不仅外在有复杂的基础结构和算法,而且其内在还有嵌于区块链基础结构和算法中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商业治理思想。会计信息系统建构于区块链之上,可以呈现良好的兼容性,并驱使会计信息系统发生重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区块链对会计信息化形态的改变
区块链特征 | 当前的会计形态 | 区块链下的会计形态 | |
去中心化 | 中心式记账 | 分布式记账 | |
| 存在顶层管控角色(财务专门化) | 记账节点权利与义务均等化(会计智能化) | |
| 财务数据集中存储,安全性低 | 财务数据全节点备份,安全性高 | |
去信任化 | 会计角色的专业权威信任 | 智能合约的公认算法信任 | |
共治性 | 财务部门自治 | 业财审平台共治 | |
抗篡改性 | 账务记录反悔机制,单处变动可隐匿 | 账务记录不可逆,任意变动被广播 | |
可追溯性 | 弱追溯功能 | 强追溯功能 | |
公开透明性 | 财务部门核算内部化 | 链内参与主体共享化 | |
| 标准化定期披露 | 定制化实时披露 | |
本文试图在区块链框架下,依托企业购销与生产业务场景,初探新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构架,尝试描摹未来会计可能呈现的面貌。 二、区块链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 (一)高效率核算、高程度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和共治性的新系统 第一层是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以及共治性特征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财务部门专享记账权,总体管控会计核算和披露业务,是当前财务会计管理实践中的标准范式。“财务共享中心”虽然可以实现高度专业化和集约化,但是缺陷明显:存在信息流转时滞,从业务端到财务端再到报告对象存在处理环节、传递周期;具有核算“独裁”弊端,财务人员专长和专任于会计核算和披露,在相当程度上排斥了其他主体和人员的参与,存在舞弊空间;存在人员冗余的“劣根性”,即会计主体总是需要一批专业人员处理会计工作,难以削减。 从区块链的独有架构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以及共治性会对会计核算产生重大影响。架构于区块链之上的会计核算系统使得会计核算不再局限在财务部门,大量的核算可由“财务机器人”在业务端伴随业务发生的同时,由智能合约触发进行实时处理。而且可以从对专业会计人员的绝对权威的信任,转向对会计共识算法的信任。区块链框架下的会计核算处理模式,依据公认会计准则,由公认算法精细设定,自动执行替代了财务人员的业务操作,少数高水平的人工“会计工程师”专司后台支持,对一些会计系统异常及特殊会计事项进行及时响应。在联盟链内部交易各方、银行、税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在智能合约的指引下完成业务信息、会计信息和审计信息的共识认证(朱渊媛等,2019),体现了区块链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共治性。由此形成的新业态可矫正现有形态下的信息流转时滞、核算“独裁”弊端以及人员冗余问题,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新系统的抗篡改性和强追溯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第二层是区块链抗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的特征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升级。当前会计信息系统中针对错记有多种反悔机制,可以进行低成本的篡改,且较为隐秘。而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逆性和抗篡改性,在防止审计欺诈行为的同时,为连续监测创造了条件(Wang and Kogan,2018),系统中凡变动必留痕迹,必面向全节点广播,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处理机制,可遏制信息的异常篡改。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意味着区块的追加以时间为主线,以链表结构顺序记载了特定对象的历史和走向,如借助区块链可获得任一项资产进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之后的来龙去脉。区块链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形态,可以较好地克服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易篡改性和弱追溯功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