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  

作 者:
陈杰 

作者简介:
陈杰(1970-),男,江汉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学及美学、艺术学等。武汉 430056

原文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品味是意境审美意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从“象”到“境”超越过程中的能动性,旨在获得新的意境和境界。摄影意境理论体系颇具本体意味,是审美的普遍化和形式化的宏观整体认识,并在审美和创作中,由现实的意境的品味、风格能动的形式指引实践,主动地作用于直觉、统觉。意境理论本身也在审美领域性能动地拓展,有助于整体把握现实领域的对象性,进而完成意境新的“感”、“觉”。总之,摄影意境理论的美学品质除了体现于意境的实践方面外,还体现于意境的能动方面,由此使得意境的审美与创新成为可能。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J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9)6-0068-06

      东方文化背景下,摄影意境理论的能动性是其审美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集中于意境品味的区分,这与西方所谓的“审美类型”有很大的区别。意境品味是审美意识的结构反映,是从“意象”到“意境”过程中能动地超越,体现于新意境获取和新境界的深入,以及意境本体的体悟及言说。

      一、摄影意境理论的能动建构与作用

      1.西方美学的理论困境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行为范畴,如流行、评价、思潮、批评等,无疑都要遵循普遍的艺术规律。摄影是在简单的图像记录中反映相对复杂的艺术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有必要于摄影意境的辨别和区分。

      现代西方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于科学、哲学方面着力于数理逻辑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又会扩展到审美和艺术领域,以至于其艺术思维充斥着过多的数理逻辑,反而使得艺术思维本身贫乏,甚至丧失本体性的原则批判和自身性的审美体系,这也是其缺乏深刻智慧的根源。

      西方现代思想侧重于抽象的理智,着力于科学和哲学,而于审美智慧并无历史性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其生命和自然的整体思考却日渐式微。西方艺术在奇谲秾艳的表象下,隐藏的是审美心境的空寂,甚至空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美学思维固执于二元论模式的结果,在“物我对立”[1]的审美预设下,所探讨的只是些琐碎问题,所建构的也只是些局部关联。

      2.摄影意境理论实践构建及阶段性

      意境理论源于我国的文化传统,这并不意味着它不符合当今艺术世界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现代摄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后现代”等现代思潮,对此,西方美学理论存在着阐释的困境,传统的治学习惯的局限而导致的研究主体的勉强,终于成为了美学本体的困境。对于摄影现代发展所发生的更新和重构,往往不可能通过概念来明晰言说,而意境理论却能够进行相对完整的阐释。后现代主义对现实某种程度的虚拟和类象的审美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实践中的“意”的有无进行判断和意向表达。后现代主义除幻和解构了“纪实神话”的假象,也是可以用意境品味来解释其符号性的象征意味。

      意境实践可能并没有清晰的阶段性区分,但从对其认识和理解的角度看,其中至少有着意境的“化实为虚”和“化虚为实”这两个阶段的区分,这种区分也可以从“意境”概念范畴历史的形成阶段的划分来参照理解。

      3.审美意识结构能动性及新意境和境界

      不同于仅仅强调一面而忽视其他的西方美学的片面思维特征,中国美学的意境理论能够全面把握美的本质,辩证地处理总体化与形式化的关系,调和虚实关系而发挥整体协同的作用,使艺术得以启发和直观,并将艺术的灵感和直觉纳入创作思维。在意境品味指引下,体系性地组织意境的意象系列,避免西方系统理论中初组织对于重新组织的负面影响,并使得以往被“普遍认为”的“片面的美学理论”在意境理论体系中都能够找理论适用的位置。

      审美意识结构只能从社会性中生成和派生出来,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纽带和环节。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社会和自然的习性,以及诸多人类尚未能掌握的规律,其变化万千的社会结构与审美意识结构相对应。审美意识结构的动态部分不仅包含层次性,还包含异质性和同构性。

      “悟”是中国美学背景下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悟是意境的“统觉”,它是一种复杂的意境心理现象,其特殊性源于其文化习惯特点。而非西方美的所谓“统觉”的预设,“悟”是对意境领域及其之上的心智活动。实现这种意境的“统觉”,不是理想化模式的结果,而是现实意境品位的确定和辨别,以及对其的言说。“悟”也是“自然之道”与“天地大美”的“道”的统一。因此,这种源自意境思维、记忆、理解等的“自发”活动,在社会审美统觉范畴上: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隐为显,并依赖于主体心理、心灵的既有之物而联系现实杂多,形成所谓“更先进”、“更超越”的“理性的活动”的思维,所以,意境的“统觉”或者“悟”,都是由外部经验赋予的,代表着人类美学和艺术的创造性,能动地体现了人类的审美优点和才能。

      在认识方面:意境的统觉又区别于审美感觉,而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无意识领域;又因为视野的社会现实联系基础,而区别于西方美学统觉的理想和幻象。意境统觉主观上作为一种内在感觉需要意境一定的时空条件的积累才会发生,主要是品味之下具体的趣味作用下对于意境的体悟,体悟既有着于意境逐渐明了和理解,又有着将无意识转为意识化的感悟,就是理解透彻的“大彻大悟”。

      4.品味基础类型及从“象”到“境”的超越

      审美品味区别于审美类型,是将生活的现象看作成一种可理解的最基本的形式,并整体、宏观地于社会类型性的整理、理解,并作为实践行动的集聚、指向和方向。当然,广义上看,心理类型也是社会类型反映的一部分,所以,意境品味也是包括西方所谓“审美类型”的,这也是两者联系之处。

      基础性的品味类型,应是一种含蓄、节制的类型,以此为基础,结合意境主体个性和心理审美偏好,形成一系列品味类型,其目的在于经由品味指引的审美和艺术实践。品味需要在社会性的常态类型基础上,进一步的复杂化,但同时也表明了,对于涵盖整个社会历史现实的品味类型体系来说,个体通常又是不能完全整体把握的,这也是常说的所谓“艺无止境”的含义的一部分,美学的本真可以永远被接近,却无法穷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