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论典籍中,“如画”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批评术语。这个术语后来进入现代日常语言,一直沿用至今。朱自清先生是第一个将“如画”纳入现代学术考察视野的学者,其《论逼真与如画》一文梳理了中国古代“如画”的使用史,阐明了其中反映的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朱先生根据《汉书·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一句认为“后汉就有了‘如画’这个语”①,说明“如画”最初形容人的相貌;朱先生还引用清代画家王鉴《染香庵跋画》“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一句,结合其他材料,推断东晋之后“如画”成为品评自然风景的用语。从李白诗歌《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色望晴空”可知,王鉴的判断确有依据。如果朱先生所谓“如画”的本义是“像画,像画的”②无误,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比喻,说明画和真人、真山水有某种关联性。简言之,“如画”最先用来形容人物相貌不凡,东晋之后才逐渐用来比喻山水胜景。但由于更多的是用于山水,因此可以断定“如画”主要是中国古人观看真山真水后的比喻评价。虽然朱先生注意到“如画”后来也用于文学批评,但只提到了苏轼的“诗中有画”,而朱先生之后的学者对“诗中有画”的解读大多有误。本文将考察“如画”在文学批评中的使用情况,力图勾勒出(在山水画兴起后)“如画”批评贯穿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线条,继以西方相关概念为参照,阐发中国诗歌“如画”的形成原理。 一、历代“如画”批评的回顾 日本著名学者浅见洋二教授在专著《距离与想象》中基于中国古代诗歌考察“如画”概念,其结论概括如下:六朝时期“如画”用于建筑物和人物,唐朝由于山水画的兴起用于风景,宋代形成“如画”的风景观念。③也就是说,画的母体是自然山水,而宋人颠倒过来用画来评价山水。由此可见,“如画”是鉴赏家语,即批评术语。遗憾的是,浅见洋二教授没有继续梳理宋代以后的使用情况,转而去研究“诗中有画”,似乎“如画”在宋代以后断裂且仅限于风景评价。据笔者考察,“如画”从清代开始作为普通术语用于文学批评,现代学者王国维将其提升为批评标准。虽然暂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宋人已用“如画”品评诗歌,但在“如画”风景观念的渗透下出现了以画评诗现象,如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文学批评层面的“如画”与“诗中有画”并无本质区别,两者均为在“风景如画”观念推动下出现的内涵一致的批评术语。 北宋文化昌盛,文人沿袭唐代将风景和山水画结合讨论的传统,是以画评诗出现的高峰期,各种不同的表述本质均为“如画”的原初或变体形态。欧阳修“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遁形。忘形浮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盘车图诗》),是说梅尧臣诗“神似”。从字面义看,“见诗如见画”是非常接近“如画”的表述,但并不能视为“如画”的原初形态。理由是,欧阳修将梅诗与古画相比的立足点在两者都没停留在所写之物的外形上,这和“如画”批评所强调的“画意”、“空间意识”等内涵并不一致。画史《宣和画谱》为宋徽宗时代艺坛人士所著,谈到王维,作者这样说:“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④虽然此处没有直接用“如画”,但宋人在王维诗中读出了“画意”,准确指明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引文更重要的信息是,作者认为王维诗的画意和绘画没有直接关系。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提出“诗中有画”,而批评的对象是据传作者为王维的五言诗《山中》。在笔者阅读范围内,苏轼和《宣和画谱》的作者是首次在评论文字中直接用绘画来评价诗歌的批评家。而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苏轼写的“江山如画”,证明了朱先生所言,东晋后“如画”常用于自然风景的评价。从语言学看,“有画”和“如画”所指不同,但将其完全区别也大可不必。实际上,“诗中有画”是苏轼“江山如画”观念在文学批评上的体现,所以可视为历代“如画”批评的原初形态。在苏轼笔下,画既用于评价诗歌,也用于比喻山水风景。这初步揭示了一个事实:诗、画和真山水有极大的关联性。“诗中有画”评论的诗句是“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而这是王维特别擅长的写景诗。因此,他所谓“画”显然是在宋代已成为画坛主流的山水画,而不是人物画或花鸟画,这和“江山如画”之“画”所指相同。苏轼还写过“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证明他对诗画共性的关注由来已久,也习惯用山水画来评价诗歌和阐发自然风景的优美。宋代以后,文学批评家学会了以画家的眼光评判诗歌。如明代文学大家李贽说:“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⑤此诗中只有山水,没有真画,本质也是“如画”的变体形态,意思是杜诗这一诗句像一幅画。 基于笔者的阅读范围,中国批评家直接使用“如画”的现象大量出现在清代文人对唐诗的评点中。姚鼐认为王维在《戏赠张五弟諲》里对张諲的描写“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床头书不捲”这几句“疏懒之状如画”⑥,是沿袭汉代用“如画”论人的一例。潘德兴评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一联的“‘带’字、‘当’字入画”⑦,针对的是环境描写。使用“入画”与“如画”的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适合图绘,后者是说描写本身像一幅画,但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实无必要咬文嚼字。如果说“诗中有画”是“如画”的原初形态,“入画”就是“如画”的变体形态。汪洪度说王维《渭川田家》整首诗“晚景如画”⑧、常建《西山》“景色如画”⑨,表明“如画”的具体内容是风景描写。生活时期相当于中国清末民初的日本汉学家近藤元粹特别爱用“如画”,如评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前半如画”⑩、《登裴秀才迪小台》“三四模写如画”(11)、《和太常韦主簿薄五郎温汤寓目之作》“写景如画”(12)、《积雨辋川庄作》三四句“自然如画”(13)。除“如画”外,古人还有诸如“画意”、“有画致”、“是一幅……图”等相近表述,不胜枚举。这些以画评诗的用语在文字上虽有出入,但意思都是读完王维的写景诗,感觉和看完山水画具有相同的效果。而早在明代,戏曲评点出现了“以画拟戏”现象,或直接用画来称赞某段文字,如沈璟评《二媱记》“似一幅白描春意图,真堪不朽”(14),或用绘画术语阐发戏曲创作机杼,如“描”、“摹”、“染”、“点缀”等的使用。虽然戏曲和诗歌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就细节而言戏曲是诗化文字,批评家笔下的画针对的多为写景诗句。沈璟确也没有直接用“如画”,但他所谓似一幅春意图和清代诗评家说的“如画”同义,当无疑问。“春意图”又证明了只有山水画(风景画)才能充当其文学本体的喻体,古人使用“如画”潜意识里指的就是如山水画。清代文人方薰也说:“读老杜入峡诸诗,奇思百出,便是吴生、王宰蜀中山水图。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15)至此可见,其作品常被批评家称为“如画”的主要有王维和杜甫两人,前者以描写辋川风景见长,后者以言绘蜀地山水尤其是三峡胜景著称。方薰直接将夔州诗与前人的四川山水画划等号,并推导杜诗如画的原因是经常写题画诗,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这是缺乏依据的推论,因为没有直接感知蜀地的真山真水就不可能有如画的杜诗。清末民初,王国维评论马致远戏曲并以此说明何为“意境”,说过“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但引文断句有问题。结合上下文,王国维的原意应是“语语明白、如画”,是指抒情和叙事直截了当,写景一目了然。这才与意境的具体体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16)相合。换言之,写景如画正是意境的标准之一。其他民国文人在评点诗歌时仍然会用“如画”或意义相近的表述,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