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探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正国,侯勇,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高校意识形态政治实践过程中的领导与管理的制度、组织、形式、方法、模式等机制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运行模式和治理方式规范化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当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供给、制度内部化建设瓶颈和外部性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内部化”建设、科学化建设不足和工作制度“稻草化”现象。为此,需要从结构、责任、运行、环境4个维度出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整合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9)9-0031-06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远性、规范性、全局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召开系列会议,颁布系列文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研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途径,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需要,也是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困境的有力抓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内涵阐释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研究逐渐引起了关注,由于研究角度相异和研究方法不同,主要有3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制度系统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由“规则内容、特定对象、内在理念、实现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的系统”[1];是“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组织系统进行计划、决策、指挥、监督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2]310二是制度规范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借助权力、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制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律、规则及程序等建立的规范的实践体系。[3]三是制度空间说,认为“制度安排空间是制度作用下所产生的空间网络,制度安排空间的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4]。综观上述观点,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一方面,“结构主义”分析范式从要素与结构维度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行政制度、体制机制、政策、监督考核制度等,这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理解为具体的政策、体制机制等内容的观点,有窄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内涵之嫌。另一方面,“制度主义”分析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作为主要研究框架,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教化与制度规训功能。

       综上,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领导与管理的制度、组织、形式、方法、模式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关系、机构设置、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机制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保障,作用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互关系、运行机制、文化生态等,制约和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运行模式和治理方式规范化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从结构来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制度、学科制度、工作制度等内部化耦合结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建构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制度、政策制度、课程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意识形态政治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体系,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制度教化、制度规训的功能和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定颁布系列制度性文件,许多高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评估制度等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仍然面临着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制、机制的建设得到了不断完善与调整,特别是在学科布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不可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内部化”建设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生产过程中所建构的知识形态、学术建制、学术规范等制度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和各类培训研修的形式进行政治教化活动。在学术制度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学术制度的“内卷化”现象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学科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体系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学为主干,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制度体系。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的“短板”仍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制度体系原理发展、框架结构的“内卷化”现象逐渐呈现,仍然未能突破30多年前的知识框架,多以政策性文件、领导人讲话等政治性话语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知识生产的原理、范畴、规律、方法、内容、原则等知识制度体系发展不足。另一方面,学术制度体系整体性建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转化都需要相应的制度规范,建设整体性的学术制度体系。从学术制度顶层设计来看,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制度进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从具体实践看,将制度政策转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规章体系力度不够,尚未形成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于一体的、有机衔接的制度体系,诸如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管理、监督、考评、职业规范等还处于探索完善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存在结构性失衡,还没有形成确定的学术制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的科学化建设有待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主要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制度建设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早在198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颁布,这些文件规范和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内容体系、发展方向等得到了明确,但是制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建设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一是学科管理制度执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存在着刚性不够、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制中,由于存在着党政和条块的职能分工,相当多的高校在制定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在指导思想中将“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进行了强调,但在学科发展、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等方面并没有贯彻执行。二是专业制度建设缺乏科学化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制度建设中,高校大都有按教育部门要求编制的培养方案,尽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设课程在编目名称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开设的课程却有较大差别。如由于师资水平、学习态度、功利选择等因素影响大学生选课结果,主管部门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与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专业课程被一些公文写作、心理咨询、经济管理等课程所替代。三是课程制度化建设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设经历多次调整、更新,时代性和规范化不断提升,但在具体的教师教学活动空间中,课程教学侧重主导性、灌输性、政治性,存在主体性、引领性、实践性、亲和力、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灌输方式、“独白式”教学形式,给教学对象带来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四是课程考核制度的“短板”影响课程规训效用。在课程考核时,部分教师布置的题目缺乏新意,大都能在互联网上查到相关文献或资料,导致部分学生直接复制粘贴,上交的作业不仅缺乏创意,而且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体会,甚至出现众多学生作业雷同的现象,从而降低课程实效性。一些理工科学生有繁重的实验任务,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补作业、实验报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