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楠,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鲜明标志,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论其表征,主要体现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库加速扩充、预测功能显著提升、主客体地位彰显平等性、思维视阈不断拓展。究其特点,大数据时代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断趋向科学化、体系化、精准化。但是,着眼现实,我们仍面临伦理问题、融合技术难题、数据异化等多重困境。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大数据意识,树立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严格遵守伦理道德,建立健全大数据格局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夯实人才基础,构建具备大数据技能的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促进数据共享,合力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数据仓库”。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其特征通常表述为“5V”:即规模(Volume)大、类型(Variety)多、速度(Velocity)高、价值(Value)密度低、精确性(Veracity)。大数据科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一种认知世界的新工具与新方法,不仅实现了社会多层次变革与资源优化,而且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将大数据合理高效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行为分析的精准性与前瞻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革新与升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表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正确把握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其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部分,呈现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共同的表征。

       1.信息资源库加速扩充

       随着无线网络的广泛普及和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大数据的覆盖范围及其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概莫能外。大数据时代的悄然而至,极大地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宝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信息门户。囿于技术升级的严重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受时空限制,只能依赖于随机抽样与局部分析。然而,大数据的诞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克服了这一障碍,不仅实现了信息传递、更新与存储的高速化,而且实现了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大学生作为“网络居民”的主要群体,是数据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传播者、关联者。通过大数据技术,他们在互联网世界的学习、生活、通信联络等信息会被记录下来,继而生成海量多样化的数据,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数据库。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引进,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样本。它不仅能覆盖所有教育对象,而且能涵盖个人在所有时间段内的“数据节点”,极大地改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缺乏之困,破解了以往高校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窘境。

       二是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分析素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愈来愈饱满充实,理论与实际结合日益紧密。通过大数据这一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将经过筛选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信息引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中,将网络焦点与热点融入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框架,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与说服力。总之,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库呈现出全新的内容与形式,并具有开放性、即时性、多元性、共享性等鲜明特征,日臻充实的信息资源库为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了提供了沃土。

       2.预测功能显著提升

       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它产生并传播了浩瀚无边的海量数据,更多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大量前瞻性的具有预见性的信息和知识。[1]具体而言,大数据在如实记录人们的言语沟通、行为偏好、社会关系、所处环境等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分类、归纳、整合,并基于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对应的数学模型,深入探寻和剖析内在关联与本质规律,进而科学预判研究对象未来的演进方向与发展趋势,最终获得真正的“大知识”和“大价值”。因此,大数据既是深刻洞察和研析人们思想行为的“显微镜”,亦是辅助决策、预测未来的“望远镜”。结合高校环境,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主要倾向于研究和化解已经暴露的问题和矛盾,但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状况的研判较为缺乏。针对这一弊病,大数据可以提供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在宏微观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注度,全方位掌握网络舆论信息的传播路径与传播规律,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征兆和隐患危机,同时牢牢把握教育先机加快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力图实现教育预测功能的最优化与最大化。譬如,对于存在特殊状况的在校大学生,大数据理论和技术能够捕捉教育对象思想的端倪、行为的发端,追踪他们的心理情绪波动,科学预测受教育者未来的思想轨迹和行为偏向。一旦觉察到异常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提前进行抚慰、心理疏导和关怀性教育,必要时采取强力干预以防患于未然,避免悲剧的发生。概言之,合理科学的预测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大数据作为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防系统的必备要件,在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预测性、预防性、前瞻性等方面功不可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