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问题与代沟弥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鹤颖,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广东 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代沟问题大多被整体化、宏观化地讨论,本文以事件化、具体化的思维方式考察代际文化差异问题。通过对“玄幻门事件”和“潘晓讨论”的分析,发现被污名化的“80后”子辈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双重代际自我重构以及在青年“奋斗—成功”叙事逻辑等问题上,与“50后”“60”父辈代际对人生路径的追问具有内在精神结构的一致性,青年成长问题所包含的文化的代际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代际差异。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9)08-0164-06

      代沟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常论常新且内容丰富的话题。新世纪之后,代际之间在政治文化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理想追求、人格气质等方面的变化与差异话题一直存在并引起争论。在这些争论中,“80后”“九千岁”(“90后”与“00后”的合称)代际常常被视为子辈,以与“50后”“60后”为指称的父辈代际进行参照式对比。从充满差异的社会经验与文化形态出发,子辈代际与父辈代际俨然是两个矛盾重重、难以沟通的文化阵营,甚至已然产生了深刻的文化断裂。然而,代沟问题、代问题的说法相对宽泛,如果我们一味地对代际差异进行宏观概括,势必会趋向简单化与片面化。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我们首先要承认“生物性因素是决定代现象的最基本因素”,而代际的更替也是自然事实,相似年龄段相似的经历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相似的思想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承认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继而再同时观察代现象所包含的生物因素“如何通过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中介得以反映”。①因此,如果我们在认同代际差异必然存在的前提下悬置父辈与子辈这两大文化阵营之间所谓的文化断裂,代之以事件化的思维方式探讨微观而具体的青年成长问题,就会发现无论是“50后”“60后”的父辈,还是“80后”“九千岁”的子辈,②他们对青年时期所面临的成长问题的表达具有内在结构与情感逻辑的一致性。

      一、“玄幻门事件”与“80后”代际污名

      2006年6月18日,陶东风在其新浪博客上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博文,该文结合具体的现实语境,以新浪网评选出来的2005年“最佳玄幻文学”前三名《诛仙》《小兵传奇》《坏蛋是怎样练成的》为例,指出“玄幻文学”这种在网络上流行的新的文学类型建构了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架空世界”,这个架空世界不受物理定律的制约,也“不受社会世界理性法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制约”,为了超越常规、突出差异的玄幻观念而玄幻,其价值世界混乱而颠倒。而玄幻文学这种“浪漫主义和犬儒主义”的奇特结合,“可以在现在二十岁左右的一代人——他们既是玄幻文学的作者主体也是其读者主体——发现这种典型的精神状态”。③该博文发布的第二天,《北京娱乐信报》就以《教授博客狂批玄幻小说》为标题摘要发表了文章观点,同时还发表了《异人傲世录》作者明寐的“反击”观点,认为玄幻小说所创造的奇幻世界与现实世界本来就是有区别的,两个世界的差异也是读者一开始就知道的。④6月20日,陶东风又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修订版)》,随后遭到玄幻文学写手的“围剿”, ⑤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与网站进行了转载,《诛仙》的作者萧鼎也在博客发表了《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的回应文章,认为陶文的指责面太宽泛了,并且对玄幻文学的阅读涉及的太少。⑥之后,获得2006年新浪网第三届原创文学擂台赛总状元的《逍遥·圣战传说》的作者林千羽也进行了反驳,由此拉开了“玄幻门事件”的序幕,也被称为“陶、萧之争”。

      事实上,陶东风在《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的时代(修订版)》一文中,就重点补充了玄幻文学的流行与“现在二十岁左右的一代人”即“80后”代际的关系,认为玄幻文学与“80后”代际网络游戏式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即非道德化、技术化是分不开的,如果“不理解电脑游戏在八零后一代生活中的根本重要性,就不能理解玄幻文学以及其他以八零后为主角的文化和文学类型”;⑦玄幻文学大多以穿越、玄幻、科幻等远离历史、远离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容为主,对现实世界不甚关注,使得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精神世界空白弥漫于“80后”代际。该文指出玄幻文学的研究价值不在其文学的审美价值,而在其社会学的认识价值,因而将玄幻文学视为思考“80后”代际特征的一个切入点,提醒人们注意“80后”文化的这种趋势,进而表达对“80后”代际的精神状况的一种担忧。“玄幻门事件”发生时,参与讨论的学者如张颐武、张柠,以及之后进行相关思考的学者如吴子林、汤哲声,无论他们对玄幻文学进行思考的侧重点是什么,几乎多多少少都同时涉及对“80后”代际的精神状况、审美景观的思考。⑧

      应该说,“玄幻门事件”是新世纪以来学院知识分子对“80后”所代表的子辈文化的持续性关注,是父辈与子辈在文化形态上代际差异的一次相对激烈的呈现。“玄幻门事件”使我们观察到,“50后”“60后”父辈代际在面对“80后”的文学书写与其他文化现象时,其情感基调是“忧心忡忡”的,常常表现出一种家长的姿态。

      “80后”的命名本身就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它萌芽于1998年《萌芽》杂志联合全国七所高校发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批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青年写作者如韩寒、张悦然、郭敬明、李傻傻等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之后谈论“80后”写作问题的社会学样本。但世纪末的文坛正忙于“断裂”,⑨直到2004年2月《时代》周刊亚洲版当期封面照片刊登的是“80后”作家春树,并将音译的“linglei”视为“80后”一代的写照,认为与西方叛逆青年不同的是,“80后”这代“中国另类的主要方式是‘表达’而非行动”,⑩研究会(召开“走进80后研讨会”)等官方协会的关注,学术期刊(如《文艺理论研究》《南方文坛》等)也开始发表有关“80后”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甫一面世,“80后”概念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表示出生年份的代际符号,而且是对青春写作这一文学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由于社会历史场域的变化所形成的迥异于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新的青年文化的描述,更是主流意识形态对世纪之交青年一代的生活状况和集体精神状况的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