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理论演进的研究范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典顺,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教授。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停留于这一判断有可能遮蔽对唯物史观理论演进中的阶段性逻辑结构的探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研究范式。第一个阶段是哲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作为其理论追求。第二个阶段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展现出自己“为什么”能够把为社会实践服务作为其理论生命。第三个阶段是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怎么是”在世界历史中得以实现其理论使命。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阈中开辟的人类学研究向度所展示的理论图景进一步丰富了“两大发现”的理论价值。其指向未来的理论使命应该在社会历史条件成熟以后,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续写,即唯物史观研究不应该是一个一经发现就被挖掘彻底的研究,它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哲学性质敞开的动态性研究。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12 期

字号:

      《人类学笔记》在西方的公开出版,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第三个马克思”的降生。①但是,这个问题也促使我们对于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唯物史观纵深的研究,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两大天才发现”②的说法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不断演进的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从唯物史观创立的全过程来看,马克思晚年的研究价值有可能被低估了。我们的研究表明,唯物史观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意蕴上的铁板一块,即《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以后的唯物史观理论③依然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这就是说,剩余价值学说既可以理解为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也可以理解为唯物史观的阐释和运用。既然“剩余价值学说”与“唯物史观”没有研究对象意蕴上的不同,那么,也就可以将“剩余价值学说”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差别视为只是对于唯物史观理解的视角不同。与《形态》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相对应的研究范式是哲学批判范式,与“剩余价值学说”相对应的唯物史观研究范式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为此,许多学者也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的唯物史观表述视为“唯物史观经典表述”。④然而,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并不只是使用了上述这两种研究范式,而是还包括第三种研究范式,即人类学研究范式。第一种唯物史观研究范式是哲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作为其理论追求。第二种唯物史观研究范式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展现出自己“为什么”能够把为社会实践服务作为其理论生命。第三种唯物史观研究范式是人类学研究的研究范式,以唯物史观应该“怎么是”在世界历史中得以实现作为其理论使命。

      一、哲学批判范式

      马克思自觉转向哲学研究的实践原因是想把“真正的珍珠拿到阳光之下”,⑤实现自己时代精神的哲学表达,即从哲学逻辑视阈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唯物史观。马克思研究唯物史观的哲学逻辑视阈亦可称之为哲学批判范式。之所以称之为哲学批判范式,而非哲学范式,既是因为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唯物史观已经不同于以认识世界为目的的传统哲学理论,⑥也是因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在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直接比较或批判中创立的。这就使得,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批判范式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哲学史和学术史基础,亦展现出符合哲学逻辑的演变特色,以及具有哲学批判范式特征的基本原理存在。

      (一)哲学批判范式的因缘

      哲学批判范式唯物史观的产生背景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就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观照,社会生活实践离不开哲学的介入。尽管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但他对历史、文学、哲学等都很有热情,且更倾心于研究哲学,于是在柏林大学时转向了哲学专业。导致马克思学习哲学的深层原因或者说本质原因应该是在法学与哲学的比较中发现哲学更能观照现实,如马克思指出,“在实体的私法的结尾部分,我看到了整体的虚假,这个整体的基本纲目接近于康德的纲目,而阐述起来却大相径庭。这再次使我明白,没有哲学就无法深入。”⑦然而,马克思的转变之路并不容易,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到,“由于烦恼,我有好几天根本无法思考问题,发疯似地在‘冲洗灵魂,冲淡茶水’的肮脏的施普雷河旁的花园里乱跑”。⑧尽管马克思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要经历极大的痛苦,但在通过以康德、费希特的法哲学来建构自己的法哲学体系未果的情况下,他必须把“新的神”安置进去,即必须完成向哲学的转变。马克思已经意识到,要想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的问题,必须到哲学中去寻求,只有哲学介入,即从哲学的高度上才能满足实现人们对社会进行盘根究底式的追问的要求。1839年,马克思完全由法学领域转向了哲学领域,走向了“向现实本身去寻求观念”⑨的哲学研究道路。

      其二,马克思认为,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哲学,却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中背离了寻求人类自由的理想。马克思刚接触黑格尔哲学时,并“不喜欢它那种离奇古怪的调子”。⑩但马克思要解决其哲学意蕴上的精神问题,当时的背景下,黑格尔哲学应该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因为,不仅黑格尔提出了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11)的哲学逻辑,而且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伟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12)黑格尔这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吸引了马克思向黑格尔哲学转变。向黑格尔哲学转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是一个完全的黑格尔主义者,事实上“马克思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的黑格尔主义者,他在接受黑格尔哲学之初,就对这种哲学有所保留,表现出反对思辨哲学的倾向”。(13)恰恰是马克思这种批判精神存在,使得他对黑格尔的哲学前提——绝对观念,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到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不仅认识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狭隘,如“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14)而且因为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黑格尔唯心思辨哲学的弊端。马克思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黑格尔的唯心思辨哲学在社会实践中无法体现出思辨哲学预设的自由理想,但又正如马克思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哲学必须要参加现实的斗争,同时又要向现实学习,从现实中吸取营养”。(15)所以,马克思必须去创造一种真正观照社会实践的哲学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