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DOI编码:11.7511/JMCS20190407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商业竞争模式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若想增强竞争力并在产品市场上立足,则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绿色思想,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优化企业生产方式,从而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的协同效益;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向社会展示企业的健康绿色形象,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此外,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不仅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及时性,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有机结合,促使企业及时响应市场;还能够缓解运营商和供应商的沟通问题,实现资源整合,及时掌握企业动态。供应链企业若将供应链绿色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有效融合,将使绿色思想更加深入到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将更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间进行信息互通,进而使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实现互助共赢,有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总之,供应链企业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可以转变竞争观念,与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供应链的行业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可以增强行业链条整体竞争力,最终形成短期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替代的竞争优势。为此,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不仅成为现代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也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绿色思想和信息化概念引入供应链成本管理学后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Webb提出绿色采购概念[1],Beamon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以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基础,加入了再制造、回收和再利用等工序[2]。Srivastava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进行考虑的管理因素[3]。因此,多数的学者认为,绿色供应链就是在环境影响最小、消耗资源最少的前提下,采用科学、合理、专业、规范的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生产供应链[4-5]。但是,如何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理论界并未进行完整梳理。为此,本文采用“现象驱动型”的案例选取方法,以伊利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企业为什么要施行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信息化模式?第二,企业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信息化的路径如何实现?最终,建立了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信息化的路径理论模型。这一研究不仅有望弥补理论界关于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信息化理论的空缺,同时,有望指导企业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合作,降低企业的资源浪费率,减少环境污染,赢得关键的产业优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理论背景回顾与启示 1.1 理论背景回顾 1.1.1 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是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一系列过程中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6]。然而,不同学者对供应链阶段的划分有不同见解。作为首位提出价值链的学者,波特将供应链中的企业活动分解为各类战略性活动,包括生产作业、市场、服务、物流和销售等相关的活动[7]。而Handfield等则认为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对供应链网络中“四流”进行管理,其中“四流”是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业务工作流。企业对“四流”的管理将推动产业链中企业的商业价值层层递增与传递[8]。之后,童利忠和谷春梅在“四流”的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管理的5F研究模型,他们指出,除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业务工作流之外,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还应包括商务交易活动即“商流”[9]。此外,朱晓东和吴冰冰在研究闭环供应链效率时,则将供应链管理划分为三部分,即制造商、分销商和线上回收商这样的闭合供应链管理[10]。张彩红则提出供应链应具有信息集成、网络协同、集中管理等众多优势,因此,她认为供应链管理下的流程优化措施要涉及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管理等环节[11]。陈广仁等在研究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构成时,也认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应从实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流供应链管理和资金流供应链管理三方面入手[12]。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角逐,企业只有进行供应链管理,才能契合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要求,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因为供应链应具备自我调整能力,以最佳的状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系统最优化,成为一个动态、开放且具有适应性的系统[13]。 1.1.2 基于信息集成的供应链管理 基于信息集成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思想,使信息化能够发挥最大作用,从而不断推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化[14]。徐建忠等提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应为经营过程中的主体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和信息共享服务[15]。孔德培也认为基于供应链的战略高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追溯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方法[16]。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缺乏信息共享技术,那么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合作就难以实现。因此,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将很难取得成效。此外,张宁认为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基地,科学地管理产品的生产经营,使得水、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17]。林佳增等认为要更好地协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须实行信息化管理[18]。赵丽娜也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不断优化供应链[19]。实现信息共享的供应链管理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不断推动供应链管理的持续创新和发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