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与重构:留守儿童抗逆力重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同雪莉,女,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安 710112

原文出处:
中州学刊

内容提要:

家庭结构的变化为留守儿童带来了诸多风险,其成长必然遭遇原本平衡状态的失衡与重构过程。对留守儿童抗逆力过程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其积极应对风险及逆境。通过对陕西省秦巴山区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深度访谈,探索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失衡与重构过程,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其照顾体系瓦解,重生存轻发展的养育模式造成其自我认同危机,重工具性轻情感性的社会支持导致其依恋关系疏离,家庭监护能力低下促成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生产。留守儿童的平衡重构过程表现为假性单亲家庭的功能补偿、扩大家庭的监护代偿、学校教育的发展保护及社区支持的远端缓冲。对留守儿童的福利提供要以照顾与保护体系的重构为目标,发展家庭社区联动职能,转变家庭政策,搭建学校福利平台,促进留守儿童抗逆力重组。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7-0082-07

       一、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中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两类弱势群体出现。与流动儿童较早进入学者视野的情况不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出,始于2004年教育部召开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讨会,之后留守儿童因遭遇更多的发展逆境而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两个阶段:早期,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进入学者视野①,并以问题化的研究取向获得关注②;近期,留守儿童研究呈多元化态势,有人从问题视角探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③,有人从优势视角探讨留守儿童发展良好的潜力和资源④,还有人从社会保障视角探讨留守儿童干预或福利服务提供⑤,等等。

       不同学科的调查研究存在一个基本共识,即留守对儿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低下⑥,更容易出现恐惧、强迫、偏执、敌对等心理问题⑦;低自尊,有严重自卑感⑧;情绪较不稳定,有更多的孤独感⑨;违法违纪行为较多;学业成绩不良,辍学现象严重,学习兴趣不高;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受教育机会急剧下降⑩。

       究其原因,学者提出了人口流动衍生论、家庭教育缺失论、家庭随迁障碍论、隔代养育失误论等解释路径。一些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是社会流动的衍生品(11),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社会问题(12),是各种制度壁垒导致其无法随父母进城的结果(13),是爷爷奶奶等隔代养育带来的失误(14),等等。从研究视角来看,有学者从宏观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城乡区隔的制度壁垒造成留守儿童群体的弱势(15);也有学者从微观层面进行探讨,发现留守模式的不同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存在差异(16),并且留守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受其影响显著,儿童期及之后的影响逐渐趋同(17)。

       综上,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充分、内容丰富。但是,仔细分析相关内容发现,留守儿童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研究视角问题化。问题视角研究都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留守导致问题的产生。然而,现实情况是否如此有待观察。调查发现,大约2/3的留守儿童发展良好甚至更优。(18)一些留守儿童比其他儿童有更好的受教育机会(19),有不错的学业成绩(20),他们自理能力更强,能顺利进入高校学习。第二,研究方法以社会调查为主,深度不足。第三,研究内容客观描述多,理论建构少。第四,研究提出问题多,解决思路缺少针对性。为什么有些留守儿童在经历逆境时仍发展良好,他们如何能从逆境中获得恢复并得到成长?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为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和救助提供新的思路。

       质性研究是从自然情景中探索研究对象复杂、独特的行为模式的研究范式,它有利于深入了解个体行为表述的意义。在留守儿童行为模式和应对过程的探索中,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儿童生态环境视角理解儿童行为及应对过程,有利于准确建构儿童应对模式,同时也能较好地弥补目前留守儿童研究中社会调查充分、理论建构不足的缺憾。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抗逆力发展失衡与重构过程进行探索。

      

       本文以陕西省秦巴山区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秦巴山区地处陕西南部,农民生活方式以劳务输出为主,由此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聚居区域。研究者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进行研究。具体而言,研究者在当地学生、中学老师或村干部的引荐下入户访谈。访谈对象采用配对模式,由访谈者对留守儿童及其日常监护人(可能是父母中的一方、祖辈或亲戚)进行资料收集。访谈对象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被访对象为留守儿童(包括与父母其中一方留守、与祖辈留守、与亲戚同住和单独留守);第二,年龄在10-16岁;第三,留守时长2年以上;第四,兼顾贫困、父母离异等家庭类型。由此共确定30对访谈对象,其基本情况见表1。这30对访谈对象的访谈资料经过整理并进行匿名化处理后,成为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二、理论框架

       抗逆力概念的提出源自对风险及逆境中个体的现象学发现。同样身处逆境之中,有些人并未出现人们所预期的精神障碍、身心疾病或行为问题,他们发展良好甚至更优秀。(21)了解抗逆力的运作过程是基于抗逆力提供干预的有效途径。Richardson认为,个体在面对压力或挫折事件时,其原本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为了重新恢复平衡,需要调动内部或外部保护性资源与压力抗衡。如果压力太大无法抵抗,原本的平衡被瓦解,个体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认知或基本信念,进行重新整合。整合的结果有四种情况(见图1):一是抗逆重组,指能促进个体成长、获取知识、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二是平衡恢复,指重新恢复到初始的平衡状态,也即“弹回”。三是丧失性重组,是指伴随丧失之后重建的更低水平的平衡状态,此时个体放弃原有生活的希望或动力,得过且过、消极应付。四是功能失调性重组,表现为功能紊乱的失衡状态,个体可能产生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或不良生活方式以应对压力。(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