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青年”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夏柱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大有可为,这是青年研究在新时代凸显的重要价值之一。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部分农村青年回流家乡,广泛分布在乡村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构建乡村秩序的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中坚青年”阶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些中坚青年将在“五个振兴”路径中全面地、深入地发挥作用,是参与者、担当者,也是受益者。下一步国家需要通过政治的、政策的和组织的方式激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来。借此反思青年研究视角,发现青年研究视角具有强烈的价值关怀和可操作的经验研究这两种优势,这可能是很难纳入学科建制的青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公众认可的重要理由。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们普遍认识到,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才更有希望。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有青年身影,若没有青年,乡村振兴战略将失去很多活力。理想应当和对现实社会的分析结合起来,哪些青年将在乡村振兴中凸显出来?青年在其中可能发挥什么样的角色?需要经过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问题意识即,研究农民流动背景下那些逆流回乡的青年的结构性位置及性质,及分析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本文提出正是在青年回流乡村、参与乡村振兴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回流农村青年被自身和外部力量共同形塑成为“中坚青年”。由于其注重经验研究的品格,“中坚青年”亦构成了理解当前乡村社会变迁和乡村振兴的一种理论视角。

       一、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年研究始终追踪时代前沿。青年的婚姻家庭、就业创业、教育和社会流动、价值观变迁等等,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界的共识是农民是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最剧烈的一个群体[1],这主要反映在农村青年群体身上。农村青年的主要特征是流动性,而这种流动在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层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文献梳理来看,青年流动是城乡双向的,包括早期单向度的“乡—城”流动,还包括最近十多年来的逆向回流。结合国家对青年创业的重视,后者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青年流动形塑了乡村社会变迁的两个主要趋势。一是以外出青年为主体的务工潮。青年外出务工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把农民从贫困的、封闭的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广阔的城市和工业社会中去。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典型的农村青年的形象。很多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在自身努力和国家政策扶持下积极融入城镇,完成农民向市民角色的转变,当然这个过程也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2]。二是以返乡青年为主体的创业潮。很多学者观察到进城务工青年的逆向回流,并认为他们并不是回流到传统农业,而是回到现代农业及相关的二、三产业[3]。这些青年创业者改变了乡村落后的面貌,缩小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同时乡村也被农民及社会公众重新认识,乡村被认为相对城市包含重大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价值,是构成现代城乡融合关系的一环。

       上述研究为系统地认识青年和乡村社会变迁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农村青年成为透视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视角,反过来乡村社会变迁也成为农村青年研究展开的主要场域和背景。延续和拓展这一思路,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将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那么回应现实,追踪时代前沿的青年研究就需要探讨农村青年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和构建自身的主体性的。需要注意的是农村青年并不限于回流创业青年,而是有着广泛的生计方式,包括在乡村一、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青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研究经济意义上的农村青年的外出务工或回流创业,而且要研究在广阔的农村社会中活跃的青年的境遇和态度;从主位的视角去追问“他们是谁”“他们的社会特征”“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何为”这些问题。

       在概念框架中,本文从广泛的经验资料中提炼出“中坚青年”概念用于分析当代青年在乡村社会结构的位置,分析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中坚”是一个特色的政策词汇,也是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学界有“中坚农民”“中坚干部”“中坚力量”的相关概念表述[4][5][6]。“中坚青年”饱含国家和公众对农村青年的期待,也是对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青年角色的客观描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党和国家的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重要观点。公众一般也认为青年很重要,从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中的青年和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来看,“青年群体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青年的力量不仅仅是未来,更是当下”[7]。

       文章的资料来源于近年来关于农村青年研究的全国调查,为了叙述方便,主要呈现中部地区C县Q乡的经验。C县是一个中部地区普通的农业县,人口大约为60万人,约有40万是农民,农村青年中有80%外出务工,是务工大县。大量的偏远乡村成为人财物全面流出的“空心村”,而从整个县来看,乡村社会仍然是相对完整的,有基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设置及功能。随着交通日益便利、市场日益发达、国家政策的介入,农村青年越来越多地在县域社会内密集地发生经济社会关系,县域成为分析青年和乡村社会互动关系的合适分析单位。对县域社会的分析的好处是尽可能展示乡村社会中的“青年在场”[8],能够避免在个案村或乡镇中农村过于“空心化”造成的青年样本偏小的方法论困境。由此研究者才可能把握青年的历史和现实的整体,才能真正具有直面经验意义的青年本体。

       二、农村“中坚青年”:青年的类型学分析

       1.“中坚青年”的含义

       从自然的年龄序列角度分析,青年可以定义为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群体。不过社会学更为关注的是青年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一方面体现的是其作为“社会过渡群体”,青年作为社会的新成员,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是新生力量,在社会角色上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9];另一方面则体现为青年所负载的社会期待,青年天然地扮演着“中坚”的角色。学界关注青年群体遭遇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所形成的社会问题的背后[10],是全社会对青年群体成长成熟的期待。这是笔者建构农村“中坚青年”概念的背景。

       中坚青年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民流动推动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语境下定义的。当前的农村青年日益分化,从青年和乡村社会的关系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层:第一类是已经市民化的进城青年,长期居住在城镇,不再和乡村有经济社会的关系;二类是还未市民化的打工青年,在城镇务工,周期性地返乡,和乡村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关系,但是很少“身体在场”;第三类即是在乡生活的“中坚青年”,借鉴学界已有的对“中坚农民”的研究,本文把“中坚青年”(又称为青年“中坚农民”)定义为长期生产生活在乡村,主要经济和社会关系在农村,依赖乡村又服务乡村,获得农村中等收入及以上的青年阶层群体。在体制身份上,中坚青年可能属于户籍意义上的农民,也可能是非农民,中坚青年的概念排除了户籍身份因素的传统标准,真正在城乡融合关系视野下观察农村青年的行为模式。在活动范围上,中坚青年不限于传统的乡镇和村,他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以县域为单位——原因在于县域交通日益便利,小汽车日益普及,市场经济的网络愈益发达。县域社会成为理解乡村社会和青年行为及心理模式的理想单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