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9)04-0132-10 1910年3月,学部奏报分科大学正式开办,经科大学作为晚清时期专门研究中国固有学问的分科大学,却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原因在于经科大学开办不久后清廷即覆灭,民初学制改革更是力主废除经学分科,经科大学无法续办,实际开办时间不过一年稍多,许多规划未见实施。再加上记述开办情形的材料稀少,既往研究只在教育史著述和张之洞等人的研究中偶有涉及,但也仅限于对学制条文的列举,对于经科大学从筹设到正式开办的过程则语焉不详,以至于后人对其是否开办都存有质疑。 通过查询档案,参证彼时的文集、书信和报刊记载,可知经科大学的开办毋庸置疑①。经科大学的开办在近代教育史和思想史上都极为重要,它是清季引入西方教育制度后按照西学分类办法条理中学的一个创造,展现了时人在西学大行其道时如何讲经研经的取径。 因为旧学与学堂在教育内容、方式以及目标上的差异,受到分科制约的固有学问反过来对于新式教育的实施也有所影响。经科大学在教习选任、学生选拔等问题上暴露了学堂经学教育的尴尬,影响了教育界和社会舆论对待学堂读经的态度,对民初时期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经科大学的最终取缔,体现了近代中西学异位的整体趋势。 一、学制颁布与经科设学 清季癸卯学制颁布,经学被规划进学制体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入各阶段普通学堂,并筹备成立专门的经科大学。经学在各阶段学堂依照层级具体规划为中小学堂读经、高等学堂讲授经学大义,直至经科大学阶段,才开展各经的专门研究。 经学在分科大学的存在,依照各经划分专门而呈现。按照癸卯学制规划,大学堂分为8科46门。经学科下分周易学、尚书学、毛诗学、春秋左传学、春秋三传学、周礼学、仪礼学、礼记学、论语学、孟子学、理学11门。②各门的授受办法,学制订有具体规定。修业年限总计三年,至第三年毕业时,学生须呈缴毕业课艺及自著论说。所习科目分主课与补助课,主课分别定为各门经学研究法,补助课则大体一致,为尔雅学、说文学、钦定四库全书提要经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中外教育史、外国科学史、中外地理学、世界史、外国语文(英、法、俄、德、日,选习其一)等。③ 作为主课的经学研究法,强调通经所以致用,故经学贵乎有用。求经学有用,贵乎通,不墨守一家之说,尤不可专务考古。研究经学者务宜将经义推之于实用,乃群经总义。研究各经要求先明各经源流及流派,次以群经、诸子、史学等证该经;再次以外国科学等证该经等,具体为:传经渊源;文字异同;音训;全经纲领;每篇经义;全经通义(每一经皆有通义数十百条,《春秋左传》《周礼》《礼记》尤多,各就本经摘出考之);群经、诸子、诸史证经;秦汉至今流派;外国科学证经;历代政治人事用经见诸施行之实事;经义与后世事迹不相同而理相同之处。要求“务当于今日实在事理有关系处”加意考究,讲专门经学者宜以注疏及国朝诸家之书为要,历朝诸儒之说解为参考。并强调研究各法,重在自学而非授课,为教员者不过举示数条以为义例,听学生酌量日力,自行研究。④ 经科大学研究各法,出自张之洞的规划。就具体条文而言,张之洞希望经科大学学生能够跳出门户之见,明白经学之有用。继而中西会通,将经义推之于实用。所以在研究各经时,除了经义本身渊源流变的探讨外,还强调留意以外国科学证经以及历代政治人事用经见诸实事者,希望借助西学和历史事实来证明经学的有用,确保其价值和地位,达到通经致用的效果。 张之洞注重的经科大学,并未成为朝野共识。经科让位于西学分科的说法,在学制颁布后即已出现。当时教育主张仍旧趋新的王国维,在看过癸卯学制章程后,揣测分科大学经学、文学章程为“张尚书最得意之作”,详订教授细目及研究方法,不惮于“学术上所素娴者”陈其意见,且以扶翼世道人心为己任,惧邪说横流,忧国粹丧失,“于此二章程中尤情见乎辞矣”。⑤但王国维就独立分科大学的做法提出质疑,“必欲独立一科以与极有关系之文学相隔绝,此则余所不解也”。认为经、文两科关系密切,不应分列,建议废置分科大学经科一项,仍放入文学科下。⑥而在因应时局的背景下,经科曾置入缓办之列。光绪三十一年(1905),学务大臣奏建分科大学,以八科骤难全设,拟先设政法科、文学科、格致科与工科,此外四科,稍后建置。⑦ 清末兴学的实际情形,推动了经科大学的出现。宣统元年(1909),由于速成法政的留学人员大量回国,所以经科大学取代政法科出现在开办计划中,出现了先办经科、文科、格致、工科之说。⑧又有观点考虑到中国办学的实际情形,认为当时中国只能开办与旧学相关的分科大学,于是传出了在大学预备科旧地暂开经、文两科的消息。⑨直至宣统元年(1909),学部奏报筹办京师分科大学大概情形,确定了开办经科大学。除医科大学暂缓外,其余7科均定于次年二月开学。经科11门,先设毛诗学、周礼学、春秋左传学3门。⑩ 经科大学最终确立开办,与张之洞本人对于普通学堂经学教育的不满有关。学部最初议办分科大学,“颇踌躇于海内经师之选”,而将经科置于“暂时不议”之列。时张之洞管部,鉴于“现时士习浮嚣,学说庞杂,不求实际”,“大为人心世道之忧”,主张早立经科。认为这样做可以匡救当时办学之失,挽救士风人心。兼为学务连续发展起见,“将来各省高等学堂经学教习方将于此取材”。一举两利,所以将开办经科纳入分科开办之规划。(11)而且还可借以端正留学生趋向,“所有留学生回国仍令其入堂,讲求经学,以正其心而端其志。”(12) 鉴于经学的特殊地位,其如何开办自然引人瞩目。经科大学先设毛诗、周礼、左传三门的办法,引起了争议。翰林院侍读荣光奏称,以大学堂所设经学三科,于《诗》不曰诗科而曰毛诗科,于《春秋》不曰春秋科而曰左传科,使笺记传注之名,与经相混,且偏于一端。请饬下学部速为更正,以维经学而宏造就。(13)翰林院侍读职在为皇帝等讲经讲史,荣光提出质疑,学部不得不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