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  

作 者:
樊浩 

作者简介:
樊浩,本名樊和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京 210004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2007年至2017年持续10年的三轮全国调查、四轮江苏调查所提供的数据流和信息链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表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已经形成。文化共识的要义一言概之:伦理型文化的共识,其核心是关于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传统的现代中国形态的共识。这一文化共识从三个维度展现。一是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回归期待;对于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对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信心,它们从传统、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呈现关于伦理型文化的共识。二是“新五伦”—“新五常”的伦理道德现代转型的文化共识: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新五伦”,爱、诚信、责任、公正、宽容的“新五常”,呈现“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转型轨迹。三是伦理实体的集体理性与伦理精神共识。家庭伦理守望中问题意识由道德品质向伦理能力的转化、分配公正与社会伦理实体的文化认同、干部道德与国家伦理实体的认同,形成家庭—社会—国家三大伦理实体的文化共识。这三大共识展现出中国伦理型文化“认同—转型—发展”的精神谱系。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不惑”之境是什么?一言蔽之,就是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共识。为了揭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多”与“一”、“变”与“不变”的规律,自2007年始,笔者率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的同仁进行了持续10年的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大调查,分别进行了三轮全国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2017年),建立了7卷12册1000多万字的“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该调查发现,中国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在10年中经过了三期发展,呈现“二元聚集一二元分化—走向共识”的精神轨迹。2007年,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伦理道德发展逐渐由多元向二元聚集,进入重大转折的“十字路口”;2013年的调查显示,伦理道德的精神状况已经越过十字路口,呈现“多”向“一”、“变”向“不变”积累积聚的征兆;2016年和2017年的调查表明,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大众伦理道德发展的一些重大共识已经开始生成或已经生成。①我们发现,现代中国社会大众已经形成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三大文化共识:关于伦理型文化的自觉自信的共识;“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伦理道德转型的共识;以“伦理优先”实现伦理道德的文化自立的伦理精神共识。

      一、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在世界文明体系中,中国文化是与宗教型文化比肩而立的伦理型文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大众在激荡和震荡中所形成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共识之一,就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回归;对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优先地位的文化守望;对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状况的肯定及其未来发展的文化信心。这一自觉自信的要义,不仅是关于伦理道德状况的文化共识,而且也是对伦理型文化的现代认同,是关于伦理型中国文化如何继续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自立自强的共识。

      (一)对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的文化认同与回归期待

      在任何文明体系中,传统都是建立社会同一性与文化同一性的最重要基础,对于文化传统的自我认同,是最基本的社会共识,也是其他一切共识的基础。回首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在一定意义上讲,几乎每次都经历甚至肇始于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与激烈批判。改革开放40年,伦理道德是受激荡最巨大和最深刻的领域之一,近10年来中国社会大众的集体意识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态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激烈批判悄悄走向认同回归,并逐渐凝聚为社会大众最重要的文化共识之一。

      对中国伦理道德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所释放的第一信号,是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活主导结构的认知和判断。当问及“你认为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主流是什么”时,三次全国调查呈现的轨迹十分清晰。

      

      在上述关于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中西古今的四维坐标系中,认知和判断呈两极分化:一极是“中国传统道德”,这10年中的认同度提升了近1.5倍,表明传统回归的强烈趋向;另一极是市场经济道德,这10年中认同度下降趋势明显。变化较小或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一是“国家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三次调查的数据变化很小,2017年与2007年的数据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道德”,2017年与2013年相比虽然数据翻番,但总体上选择率很小。无疑,这些数据既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不仅是客观现实,而且也是价值认同,准确地说,社会大众对道德生活的认知判断中渗透了价值期盼,其中“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显然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这三次调查及其呈现的变化轨迹似乎产生一种信息暗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弥漫着一种传统气氛,然而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与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大众对传统道德的呼唤似乎又相矛盾。其实这一信息需要立体性诠释。其一,在理念和理论上,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接等于道德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道德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但现实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层面是一种高效率的体制,它所产生的伦理道德如平等自由原则、契约精神等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市场经济本身却存在诸如资本崇拜、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深刻道德缺陷,这些缺陷早已被有先见之明的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所揭示,市场经济并不具有先验的道德合法性。正因为如此,中国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坚持公有制主导,而且包括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优秀道德传统矫正、扬弃市场经济固有的道德缺陷。其二,在近10年来的持续调查中,第一次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成的道德”高居首位,重要原因是这次调查对象中很大部分是大学生,后两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学的抽样方法进行,因而在认知判断方面有所差异。同时,这10年中不仅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对其所派生的道德问题的认识,而且国家意识形态导向也发生重大变化,如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认知中对传统道德的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道德”与“国家意识形态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在后两次调查中都居第一、二位,当然,“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先进道德”也已经包含其中。②其三,这些信息不仅是事实判断,而且是价值判断,甚至更多是社会大众对道德生活的认知和向往,表征社会心态,因而并不能由此得出“中国传统道德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主流”的判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