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动员了474万军队参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动员的人数增加了近四倍, 为1635 万人, 其中军队为1212万人。〔1〕美国组成了庞大的远征军开赴海外作战, 为盟国两次战胜对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两次人力动员比较成功,各具特色,而后一次人力动员规模更大,也更加完善。通过对这两次人力动员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的军事动员体制。 一、美国人力动员的思想基础 美国人力动员的原则是节约和经济。这一思想萌发于殖民地时期。17世纪初,欧洲移民在充满刀光剑影、流血暴力的险恶环境中,为了生存和讨伐印第安人,必须建立一支武装力量。但由于北美各殖民地正处于开发阶段,十分贫困,无力供养一支职业军队。同时,由于英国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驻北美英军的贪污腐败,更使殖民地人民对职业军队产生了厌恶之情,认为常备军不但耗费国家的大量财富,而且还威胁到了民主自由。因此,移民继承了英国民兵的传统,实行了武装人民的民兵制度。各殖民地均立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皆需服兵役,均要自备武器,按时接受军事训练。民兵平时生产,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要听从号令出去作战。战斗一结束,便马上返回生产岗位。在边疆地区,甚至妇女儿童也都刀枪不离手。当时人称:“我们既是农民,又是军人,我们的情况很像古罗马人,耕完地就去从军打仗,打完仗再去耕地。”〔2〕殖民地形成了“一个武装的公民阶层”,〔3〕真正成了一个“民兵之国”。久而久之,殖民地人民便把当民兵保卫家园看成是成年男子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每个人,无论高低贵贱,皆要履行这种义务(即以后的“普遍服兵役”)。同时,又从这种民兵制中产生了经济国防的原则观念,即以对经济的最小负担来满足对国防的最大需求,力求在个人自由和国家安全之间寻求一种和谐默契的关系。一方面建立一支小的常备军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另一方面又尽量使这支军队保持在最低限额。这样既可使民主不受军队的威胁,又不致使国家耗费大量财富于国防事业。 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殖民地人民揭竿而起,主要依靠民兵力量在战争初期给予英军以重创。随着战争的延长,民兵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如:地方主义倾向严重,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去外地作战;相互间缺少协作和支援,训练水平低、纪律差,不能适应正规作战的需要,离队和逃跑现象严重。这使华盛顿大伤脑筋,几次濒临险境。后来他进行改革,创建了一支正规军,以它来团结各地民兵,最后才在盟军支援下打败了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在美国建国初期,开国元勋们大都看到了险恶的国际环境及美国所面临的各种危险,认识到将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巩固革命成果,使新生的美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都对国防问题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见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杰斐逊、华盛顿和汉密尔顿三个人的思想。 杰斐逊认为:为了防止独裁和暴政的再次出现,应用“公民军队”——“管理有方、纪律严明的民兵”作为国防的基本力量,来取代耗费国家大量钱财的常备军。〔4 〕而华盛顿虽然也赞同把国防的重点放在民兵身上,认为每个公民皆有义务参加民兵,保家卫国,“必须把民兵看成是我们的安全屏障和战时可以依靠的第一支有限力量。”〔5 〕但是华盛顿与杰斐逊不同之处在于:他也重视正规军尤其是海军的作用。他主张以节约经济为原则,在不影响国家经济的前提下,建立一支小规模的“可以扩大的军队”。在这支军队中,军官保留较大比例,以便一旦爆发战争时,便可迅速扩编成一支相当可观的军队〔6〕。 而正规军又要把海军放在优先地位。〔7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观点与华盛顿基本一致,也主张建立一支“可扩大的正规军”,但这支军队要多些,因华盛顿主张的军队人数太少,不能满足国防和领土扩张的需要。他不赞同杰斐逊和华盛顿的以民兵为国防基础的看法,主张“只有职业军队才可使美国获得军事上的真正安全”。〔8〕民兵只能作为辅助力量。 他还主张从民兵中选拔一批人,组成“辅助部队”,相当于今天的预备役,这批人身体素质好,训练水平较高,纪律较严明,装备好,一有情况优先入伍。 上述三人的思想中,以汉密尔顿的观点较完善,他的这种思想成了日后100多年美国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他推动下制定的《联邦宪法》便确立了以正规军为骨干、以民兵为基础的军事体制,综合了三人的观点。但在以后的军事建设中,正规军渐渐取代了民兵地位,成为美国国防的基础,同时“预备役”类型的军队编制也渐渐取代了民兵。美国始终遵循节约经济原则,平时小军队,战时以小军队为核心,扩大为大军队。战争结束又进行复军,恢复小军队。而平民中的“精壮”力量选出后,进行严格军训,作为正规军扩军的“主要源泉”。如:十九纪初期,美军长期只有3000人,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扩至4万人, 还有志愿军和民兵40多万。从1815—1860年, 长期每年保持的常备军人数在3万人以内。仅在美墨战争时扩至6万人(1848年)。 而内战期间双方都把志愿役制改为强迫性的义务兵役制,北方扩军至近100万,南方445万人。而战后军队又恢复到3万人以内〔9〕。美国的这种动员体制,在整个十九世纪运转得较为顺利,但进入二十世纪时却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