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志丁(1986- ),男,江西上饶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地缘环境研究,E-mail:huzhiding2007@126.com,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62;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借鉴哲学及相关学科、学者对结构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社会理论对社会结构、国际关系学对国际社会结构和地理学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探讨了地缘结构的理论基础、概念和分析框架。地缘结构的分析框架包括5部分,即作为构成物的结构、作为过程的结构、结构系统、2个层次和2种作用机制;对地缘结构的每部分及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形成单一的整体结构进行阐述;最后对使用地缘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了简单讨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9)07-1045-10

      人文地理学的争论不仅仅体现在其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上,而且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学上,即人文地理学应该通过发展关于其倾向的何种哲学来研究其特定主题[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继登场[2]。伴随中国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交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长足发展,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也趋于多样化[3~7]。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的地缘政治学[8],长期以来研究方法单一,但是受人文地理学整体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转向,地缘政治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开始多元化,如西方批判地缘政治学、激进地缘政治学、流行地缘政治学、女性主义地缘政治学和反地缘政治学等[9-13]。陆俊元就指出,自诞生以来地缘政治学大致经历了从自然主义模式、空间—权力关系模式到结构主义模式的方法论演化[14]。

      地缘政治学研究的结构主义转向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有科恩、莫德尔斯基、沃勒斯坦、亨廷顿等,但其源头可追溯到马汉和麦金德。科恩细化了马汉、麦金德的海权与陆权划分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和功能将世界分成地缘战略辖区、地缘政治区、民族国家、破碎地带、压缩区、门户区、汇合区等,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地缘政治模式与特征进而构建了地缘政治的结构理论[15]。莫德尔斯基、沃勒斯坦都采用世界体系分析方法,从世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出发,构建了各自的地缘政治的中心—外围结构理论[16]。亨廷顿则以文化或文明为要素,通过对比分析各文明力量变动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构建了新的地缘政治的世界秩序的结构理论[17]。国内学者姚晓瑞集中讨论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并探讨了结构的整体性功能、边缘效应等[18]。王铮从克鲁格曼的地理本性出发,将全球经济关系作为地缘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运用区位商模型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发展集中度,同时对各国资源输出情况进行对比和聚类分析,进而得出了“三个世界”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结构[19,20]。

      但是这些研究,正如布劳戴尔对沃勒斯坦中心—外围结构理论的批评一样,都只偏重于结构的某一要素或某一部分,观察世界过于简单,解释结构过于僵化[16]。国内学者宋伟也评价,在地缘政治学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派和论述中,关于地缘政治结构的理论也许是最不成熟的[21]。以上地缘政治的结构理论往往只是探讨了作为构成物的结构,强调了结构的物质性,而作为过程的结构以及结构中的理念(文化)探讨几乎没有涉及。同时,对结构的作用机制仅仅停留在因果作用机制,结构的建构作用机制没有提及,对结构研究的层面过于宏观,中观层面没有涉及。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借鉴哲学及相关学科、学者对结构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社会理论对社会结构、国际关系学对国际社会结构和地理学对空间结构的研究,首先探讨地缘结构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地缘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析框架;最后对地缘结构的概念、分析框架结合当今地缘形势进行讨论和总结。

      1 地缘结构的理论基础

      整体而言,地缘结构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同时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结构主义和作为理论层面的社会理论、建构主义和空间哲学。社会理论中有关社会结构的研究、建构主义被应用于国际关系学中的国际社会结构的研究,以及空间哲学中有关空间结构的研究对重新定义地缘结构的概念并提出地缘结构的分析框架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图1)。

      

      图1 地缘结构的理论基础

      Fig.1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eo-structure

      1.1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的语言共时性有机体系的概念和心理学中由完形学派主张的感知场概念[22]。因为在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其表达了结构主义的最基本思想,即语词符号(即“能指”)是任意的,某一个符号与对象的连接完全是出于习惯的约定,恰恰是全部符号差异系统(符号之间关系)决定了词义(即“所指”)[23]。此后,在人种学、人类学、历史哲学、文艺理论、精神分析、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24]。但是,结构主义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有组织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者的相关研究著作既没有系统地阐述世界构造的本体论,也没有系统地阐述认识真理的认识论。形形色色的结构主义者并没有统一的学术活动和统一的思想理论基础。结构主义的哲学家只是在一些专门学科和哲学相互作用的交界处阐明观点,而且对一些涉及到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结构主义的思想家往往按照自己的见解来运用这些概念[25]。

      即使如此,对结构主义仍可以区别出其4种典型的特征[26]:第一,整体论的观点。整体论主张,对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不应相互独立地加以研究,而应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理解。第二,它倾向于优先考虑不变的东西而不是暂时易变的东西。结构主义与“共时分析”有亲和性。第三,它反对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根据可以观察到的实体来说明事物,而结构主义者则承认,在观察到的现象表层之下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实在层。即对所观察现象的解释不能只通过对现象的经验研究得出,而必须在支持所有的现象但又不能在其内部辨认的普遍结构中去寻找[1]。第四,都承认结构的约束性质。

      1.2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