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科学的蓬勃发展,世界以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关系形成全新的社会形态,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嵌套其中,变得纠缠而复杂。与此同时,21世纪以来,随着物流、信息流、知识流、资本流,尤其是人的流动的衍生,全球兴起的流动性模糊了城市与乡村、地方与全球等的二元界限。然而,早期所建立起来的二元制观点(传统与现代;真实与非真实;本土与全球等)依旧以静态的呈现、不变性等联系起来,已经无法解释后现代带来的诸多复杂、多元的现实问题,备受异议甚至颠覆。同时,也令地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已经不可以将事物看成现实社会结构中先验性和固化的存在,并质疑由这种僵化的、共时性分析所带来的知识绑架。正如Clifford提及到,流动性背景下,我们应该超越居住—旅行的二元性,去思考“家”的意义,对居住和旅行之间的分析必须考虑到“居住和旅行的特定历史、战术和动态的实践过程”[1]。此外,在学术领域,以福柯、德里达等法国思想家率先在哲学界崛起了一股“解构”结构主义的学术思潮,被美国学者称为“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以后现代为哲学基础。20世纪初,社会科学出现了现象学哲学,成为现代哲学向后现代哲学的转折点。现象学哲学主要经历了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他们开始反思现代哲学的抽象意识与本质问题,关注具体的生存世界与人类的知觉体验。在此基础上,后现代哲学旗帜鲜明的关注具体的生存体验和生活世界,其核心是“身体”“语言”和“他者”。“语言”的不断扩张,在后现代中衍生了结构主义哲学思潮,结构主义以“结构”或“系统”为核心,规避主观偏见的影响。后结构主义以结构主义为出发点,继承和延续结构主义对于主体和结构等基本观念的认识,又超越结构主义的界限[2],对等级化的结构进行解构,试图消除二元对立论和中心论,追求多元性和可变性。对于后结构主义而言,“差异”是其最为核心的概念,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事物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耦合性[3],强烈反对本质主义,试图通过解构被结构的世界,进而寻找其被结构的原因,并思考人在何种方式获得真正的主体性,实现主体的回归。解构视角下社会中人的身份、属性和关系,与复杂的社会过程和变化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从本质上来讲,后结构主义是理解社会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论,同时亦是进行社会与文化分析的重要理论视角与方法[4]。因此,伴随着后结构主义对结构主义“解构”的学术转向,以及在地理学中更普遍的要求具有关系思维,后结构地理学者开始提出空间或空间本身不再是后结构地理学的核心,关系才是后结构地理学的核心[5]。以Allen等为首的学者推动了人文地理学的“关系转向”[6]。由于这种关系转向给地理学带来了实质性的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以Cresswell为代表的一批后结构地理学者倾向于把它称为“关系地理学”。关系地理学将地理学与哲学相结合,采用哲学的思辨,同时借鉴非表征理论的思想,弱化表征的力量,并试图打破地理研究中传统的二元对立观点,建立多元、动态的关系逻辑[7]。 关系地理学认为世界不是一组离散的事物,把世界理解为流动的拓扑结构以及联系的产物,强调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此外,关系地理学吸取后结构主义反本质的理论思潮,提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本质(如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是不同的),但它不是关注事物的本质,而是关注事物的连通性。这种事物的连通性并非固化的存在,而是与过去、现在与未来发生联系,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产生联系。因此,关系地理学中的关系思维是一种反本质思维。对于事物而言,它必须是联系的产物而不是本质自我的产物。关系地理学的出现成为思考后结构地理学的一种新方式,它认为人类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多元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系的现实,并创新性地提出地理研究中事物、要素和空间相互构建和相互生产的关系观,坚持主张“关系本体论”,重新思考空间、地方、尺度和主体性等核心的地理学概念[7]。 作为近年来地理学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之一,关系地理学试图“解构”先验性的结构,突破静态的二元对立本质观,转而采用“关系”视角理解复杂多变的世界,并重新反思空间、地方、尺度和主体性等核心地理概念,为后结构地理学研究以及为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关系地理学的研究源起、其关键地理概念以及主要的实证研究内容与可能的研究展望,以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域。 2 关系地理学的研究源起 关系地理学的研究源起,主要受到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非表征理论的影响[7]。本部分探究这两大理论流派是如何影响关系地理学的产生,以及如何影响关系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所产生的学术思考。 2.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按时间脉络来看,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可分为3个发展历程。其雏形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Tonnies提出“共同体与社会”的概念[8],他首先关注到人类社会中共同存在的相互关系,以“共同体”概念挑战把世界作为独立存在的被动对象的传统观点,重新思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其后,Tarde在《模仿律》一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扩散”的概念,并以实践中的案例说明“时尚是一种模仿”的观点[9]。“扩散”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启发地理学者思考空间范围内事物发展的关系逻辑及空间所蕴含的关系力量。如Radil等援引“扩散”的理论,探究战争中影响空间扩散的关系要素[10]。此外,Simmel开始关注主体的社会关系,强调人类并非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处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并在互动中超越了独立个体的存在[11],他们对关系地理学的启发更重要地体现在对主体性的关注和回归。可以说,早期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于关系地理学源起的研究启发主要在于“联系”的新认识,包括对社会、空间以及主体的相互依存关系。然而,虽然早期的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提及到关系及其重要性,但对于关系的认识只停留在静态存在的事实层面,还处于共时性的分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