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70年:砥砺奋进 跨越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小南,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

原文出处:
中国改革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实现了从萌芽起步到快速发展,从理念传播到实践探索,从一路追赶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变革,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跨越的轨迹:70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

       酝酿萌芽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的生产、分配等实行计划管理,计划部门管指标、物资部门管调拨、交通部门管运送。这一时期初步建立了以铁路和水运为骨干,其他运输方式为补充的运输体系,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物资储存与调拨,物流活动以传统的物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为主,参与主体均为公有制企业,实行政府定价,专业化分工不强,物流运作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基本满足这一时期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起步发展期: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1978年,国家有关部门赴国外考察学习后将“物流”概念引入国内,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此后,中国物流研究会等研究组织相继成立,物流专业期刊杂志开始创办,一些高校先后开设物流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有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国内物流业发展,开启了我国物流业理论探索与产业实践的新征程。随着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物流业初具雏形,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企业更加多元,货物运输量从1978年的32亿吨增长至1999年的129亿吨,增长了3倍左右。

       快速成长期:从2000年到党的十八大前。新世纪伊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带动物流业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密集制定出台大量政策举措,成立“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启“新纪元”。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物流业第一个国家级规划,随后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专业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为物流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在资本和技术“双轮驱动”下,实现了从物流弱国到物流大国,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转变。

       提质增效期:党的十八大以来。2014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系统提出物流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明确了一段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围绕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出台物流业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启动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等。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物流的基础性和准公益性地位,为新时代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在127个城市布局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2019年两会前夕,国务院2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明确将物流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物流工作的总目标。这一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物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

       奋进的成绩:70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物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物流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货运量由1949年的1.6亿吨增长到2018年的515亿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3万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稳居世界第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

       覆盖广泛、协同联动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截至2018年底,全国铁路、公路营业总里程分别达13.1万公里、484.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444个,7个港口位列全球十大港口;民航运输机场发展到235个。全国营业性通用仓库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冷库库容约1.3亿立方米,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1600家,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达到7.9万个,智能快件(信包箱)超过40万组,基本形成了覆盖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有效支撑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

       供给多元、专业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据行业协会统计,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5000多家,5A物流企业超过300家,一批物流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供应链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发展迅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物流领域推广应用,无车承运、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我国“物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指标排名由2014年的第35位上升至2018年的第27位,在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名列前茅。

       行业统计、标准制定等物流基础性工作日臻完善。全国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在职培训同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定期发布社会物流总额、物流总费用、物流业总收入等数据,以及物流业景气指数、仓储指数、快递物流指数等。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基本构建起涵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物流标准体系。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联合惩戒机制顺利实施。

       公平有序、规范透明的物流业发展营商环境逐步形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点、实施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审批、公路货运联合执法、货运车辆异地审验等。深入推进物流领域减税降费,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实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项目或标准。实施全国通关一体化,压缩货物通关时间。行业协会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物流发展环境改善成效总体比较肯定,对行业未来发展预期向好、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