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暖心的视频:美国加州一个3岁小男孩Tydus,为妈妈准备了一顿晚餐。视频中Tydus在超市推着比自己还要高的购物车,买来面包等食品,到花园采来鲜花装饰餐桌,用微波炉热好千层面,用烤箱烤面包,摆放餐具、倒饮料…… 拿果汁时,Tydus不小心摔了一跤,果汁洒了一地,他不但没有哭,还赶紧爬起来用抹布仔细清理,并自我解嘲道:“生活就是如此。”他的投入、专注和自控,让人惊讶又感动。 看完视频,不由联想到前段时间网上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一名男子因使用假驾照被罚款5000元,拘留15天。他的父母却质问交警:“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为什么罚那么重?” 3岁的小男孩如此独立,反观31岁的男人却像一个没断奶的孩子,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天生不如别人吗? 当然不是。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是那样爱孩子,习惯了竭尽所能事事代劳,却忘记了要放开手让他们独立处事,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还记得被退学的神童魏永康吗? 他有着闪闪发光的履历,13岁考上重点大学,是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本科生,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就在前途一片光明之际,20岁的他却被中科院退学,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有出息,于是包揽了全部家务,包括帮他洗衣、洗澡,直到高中还喂饭,大学还住进宿舍陪读。到了中科院,离开了母亲,魏永康像个孩子一样,无法料理自己的事务。被退学后,他几近崩溃,母亲也痛心疾首。 有人说,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这就好像老鹰不教小鹰飞翔,却在成年后不由分说把它推下悬崖。 不懂放手的父母,给孩子的实际不是爱,而是以爱之名,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和独立的能力。那些父母曾经替孩子走过的路,日后终将变成爬不出的深坑,祸害彼此。 为人父母,我们难免担心孩子还小,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却忽视了:成长过程中,渴望独立和自我完善本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和渴求。 一位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十分注重鼓励女儿自己解决问题,把孩子培养得非常独立。14岁时,女孩去美国留学,自己收拾行李,独自飞行了27个小时。到达后,才知道美国不允许15岁以下的孩子单独飞行,结果被扣在机场。女孩给父母打电话告知了情况,并淡定地说:“让我试试自己解决。”女孩向警察出示了一系列文件,证明自己是来读书的,解释是因为不了解年龄限制,才买了机票一个人飞过来。后来,警察给她放行,机长也很欣赏她,并邀请她到驾驶舱参观,与机组人员合影,一时传为佳话。 每个孩子在刚出生时和母亲的关系是共生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孩子也通过母亲表达需求。只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能力提升,这种共生关系需要父母亲手去剪断。只有和父母在心理上剥离,在行动上独立,孩子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唯有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拥有独自行走一生的能力。 父母怎样做,才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听一听,让孩子自己选择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容易犯错。然而,如果一直不让孩子选择,也不让孩子犯错误,他将无法成长。 一次,著名主持人吴淡如给女儿买了一件新衣服,女儿很喜欢,尽管天气很热、衣服很厚也非要穿着。 吴淡如明知道不合适,还是忍住没有制止。穿出去没多久,女儿就嫌太热于是换掉了。吴淡如感叹:“孩子都有判断能力,选择错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会识别和自我纠正。” 所谓独立,就是从一次次细小选择、承担后果、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习得的能力。 忍一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父母要忍住不插手。6岁前,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理,比如穿衣、刷牙、洗澡等。上小学后,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擦桌椅等。哪怕完成得不够好也要去做。只有一次一次的不好,才能换来以后的好。 缓一缓,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最高级的独立,是孩子能自己解决问题,这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曾经看过一个泰国短片,短片中卖菠萝的妈妈说自己没读过书,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只懂得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女儿不懂得怎么切菠萝,她没有帮忙,而是在一旁切,让女儿学。女儿想去卖菠萝冰棒,她没有帮忙,而是让女儿自己去卖。女儿的菠萝冰棒卖不出去,问她怎么办?她也没有帮忙,而是让女儿去市场看看别人怎么卖东西。最后女儿从市场上学会了售卖技巧,菠萝冰棒全部卖空。长大以后,女孩获得了奖学金,完成了本科学业。 当孩子向你提问、向你求助时,不必立即伸出援手,缓一缓,让孩子试着自己去解决,独立能力就会慢慢提升。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信任孩子可以做到,转变“没有父母的照顾和监督,孩子就做不好事情”的观念,跳出固有的经验,相信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有规则的自由。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而不是事事代劳。 11岁女孩高雅天生失明,可妈妈却让她独自上学。上学的路不过368米,寻常人5分钟就能走完,她却要用导盲棒敲打数千次,走整整15分钟。高雅不知道的是,妈妈一直在她的身后默默跟随,为她阻挡车流,或近或远,不曾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