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两广总督派舰复勘西沙及法国认知之演变

作 者:
王静 

作者简介:
王静(1973- ),女,吉林通化人,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哲学、中国边疆史地。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南海学刊

内容提要:

从清末南海时局来说,不存在他国公开挑战中国西沙主权的言论和行动,两广总督出于维护主权的自觉派遣“伏波”“琛航”两舰前往查勘,其持续多年的筹划岛务开发之举亦着眼于疆域巩固、解决民生问题,这实际上开启了疆域治理与岛务开发相结合的新模式。两广总督及筹办处对群岛地缘作用的认知、岛务开发的筹划,是后来中国政府南海维权历史证据链的重要一环。而法国及殖民机构对中国政府查勘西沙群岛“评价”的不断变化,清楚地展示了它谋求西沙的地缘政治动机和目的,以及编织群岛为安南(越南)所有的“历史依据”本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142;K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166(2019)01-0060-15

      清末之际,两广总督在时局艰难的情况下,派遣舰船初勘、复勘西沙群岛,提出岛务开办之规划,虽然终未实现岛务开发,但治理海疆的思路足以启迪后人,并成为后来南海维权历史证据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主权宣示、开发规划、人物评析等角度对1909年5~6月两广总督派舰复勘西沙群岛(1909年4月初勘)进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这对于审视中国政府如何在近代东亚局势日趋复杂条件下进行南海维权提供了新的研究维度。然而尚有复勘西沙群岛的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如复勘舰船数量和路线、法国如何评价复勘行为、两广总督张人骏离任后岛务开发如何筹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人们对该过程形成完整的认知。本文拟在中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明晰复勘过程的某些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剖析法文文献对复勘“评价”的变化过程,以批驳法国及殖民机构编织的西沙群岛为安南(越南)所有的所谓“历史依据”,并回击目前某些论者对该段历史的误读。

      一、复勘舰船之数考

      对于两广总督派出复勘西沙群岛的舰船,中外文献记载颇有差异,有说三艘者,有说两艘者,而对于其中原委,文献虽有涉及,但语焉不详,使读者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有必要考释复勘西沙舰船的数量及名称。本文拟从官方文献、回忆资料、当时报刊报道三方面进行阐释,明晰西沙复勘原计划派遣“伏波”“琛航”和“广金”三艘舰船前往,后因“广金”舰不适远航,而只得派遣其他两艘前去之历史场景。

      首先,官方文献明确记载“伏波”“琛航”两舰往勘西沙群岛,由广东善后局支出查勘经费,而未提及“广金”舰。1909年6月,两广总督张人骏呈文军机处和外务部,讲述与日本交涉东沙岛、复勘西沙群岛之事,仅提及“伏波”“琛航”两舰复勘西沙群岛。因两舰年久不坚固,且广东无可派之船,故张人骏折请从北洋水师中选派一舰来粤,以备应用。原文如下:

      现在论议粗定,正待勘估(东沙岛——笔者注)以为结束。该处海面时有飓风,著名险恶,粤舰万难前往。月初,派勘榆林港外西沙各岛,系用伏波、琛航驶赴。该两船年久朽窳,机器陈旧不灵,遇风几遭覆没,此外更无可派之船。现在东沙岛定由两国派员往勘,势既难缓,又非急促可了。可否请旨饬下北洋大臣,于海容、海筹、通济三船中酌派一号,克日来粤应用,以三个月为期,事竣即行遣回。①

      该档为宣统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即1909年6月14日。文中所说“月初”,为农历四月初,即四月初一至初五间(5月19~25日),此为复勘舰船自广州航至榆林港的日期。舰船途中遭遇飓风,不得不在榆林港避风十天。《新闻报》②亦报道说:“(舰船)沿途遇飓风,船中人困苦非常,驶入榆林港停泊。”③《字林西报》亦有此报道(见下文)。因涉及疆域固守、对外交涉,故该呈文措辞严谨,真实地反映了两广总督在经略东沙岛、西沙群岛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而张人骏后来(8月)向朝廷写的“奏报”④,虽讲述筹办西沙岛务情形,却未提及派何舰船前往群岛,这似为上述呈文已陈述此事,故不再说明。而清宣统三年(1911)编写的《广东财政说明书》记载的查勘西沙经费支出中,明确列出为复勘“伏波”“琛航”两舰拨付经费之事:“至查勘西沙岛经费一款,即系派‘伏波’‘琛航’两舰赴西沙岛一带察看形势并测量海道,每轮先给公费银五百两,以为测量各员生之用。由善后局在海防经费项下动支。”⑤在“实支数目列表”之下,该书亦说明查勘西沙的经费一千两。此即为两轮所用之数。

      其次,复勘指挥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回忆资料,仅述说率“伏波”“琛航”两舰前往西沙,未提及“广金”舰。李准在《巡海记》中记载,复勘人员乘坐“伏波”“琛航”两舰,吴敬荣为“伏波”舰管带,刘义宽为“琛航”舰管带,以林国祥为“航海之主”——总指挥。李准所乘为“伏波”舰,林国祥与之同乘一舰。按照记忆规律来说,虽年代久远,细节之处或出现疏漏、错忆,然而关键情节不应错记,故按李准之回忆,其复勘当为“伏波”“琛航”两舰,而无“广金”舰。1933年8月21日《国闻周报》刊出《巡海记》时,编者重复其说,未加质疑。李准的《任庵自订年谱》(1927年6月),亦说其“调集‘伏波’‘琛航’两旧兵舰分载前往”西沙群岛。⑥

      “伏波”“琛航”两舰的船体、设备如何,是当时复勘西沙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除上述张人骏之呈文描述外,李准在回忆中亦讲到舰船朽破情形。《任庵自订年谱》记载说:“沿海皆暗礁,危险万分。且‘伏波’‘琛航’二船与余齐年,朽腐堪虑,若非林国祥、吴敬荣二君之老于驾驶,精细谨慎,则恐无生还之望矣。”⑦复勘行动之所以能成行,颇赖航海经验丰富的林国祥、吴敬荣两人。在《巡海记》中,李准尤其赞扬了总指挥林国祥的工作。

      林君曰:此二船太老,行驶迟缓,倘天色好,可保无虞,如遇大风,殊多危险。余以急欲一行,故亦所不计。因偕林君下船,考验船上之锅炉机器,应修理者修理之。凡桅帆缆索,无不检查。其铁链之在舱底者,概行拉出船面,林君节节以锤敲之,其声有坏者,立以白粉条画之为记,概用极粗之铅线扎之,防其断也。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