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世价值”的工具性本质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新平,刘栋,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张新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实施统治、对外进行扩张的行为解释工具,具有内容主张的绝对性、具体实践的排他性、价值追求的虚伪性等特征。回顾历史,“普世价值”是西方的独特产物,从产生到发展大体经历了宗教传播工具、神权统治工具和资本统治工具三个阶段。“普世价值”蕴含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内容,本质上是西方文化霸权的话语工具、政治霸权的战略工具和资本逻辑的利益工具。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9)6-0052-05

       “普世价值”是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政治制度的产物,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推行的价值观,属于一种工具性理论,呈现出“由内而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普世价值”这一极富煽动性的工具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对国内主流价值观造成了一定冲击,致使人们对“普世价值”的工具性本质存在模糊认识,如果这种模糊认识处理不当,将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因此,深刻分析“普世价值”的工具性本质,破除人们思想上的迷雾,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

       一、“普世价值”是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存在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华尔兹认为:“理论是一种工具,它试图有助于对某一加以限定的行为领域加以解释。”[1]13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普世价值”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倡导的一种价值理念和理论主张,在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以后,“普世价值”就被当作其对内实施统治、对外进行扩张的行为解释工具,成为一种工具性的思想理论。

       理解“普世价值”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内涵和特征。“普世”一词源自希腊文oikoumene,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由拉丁文oecumenicus意译而来,除“普遍”之意外,还含有“根”的意思,是一个富含价值意义的词。对于何谓“普世价值”?若从政治发展的工具角度来理解,我们认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上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适用对象包括一切人、国家和地区;适用时间指一切时代,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无限性。作为一种工具性的理论存在,“普世价值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2]。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特权,资产阶级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通过形而上学的方法推导出一种“完美无瑕”“普遍适用”的西方价值观,从而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以此遮蔽资本主义的真实目的。也就是说,“普世价值”是资产阶级寻求统治合法性的政治工具。即便资产阶级用“普世价值”将资本主义制度标榜的无懈可击,但也难掩资本主义的弊端。从内部来讲,资本主义国家把医生、教师等一切人员都变成为资本家服务的工具,使人从属于资本;从外部来看,资产阶级试图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强行推广到世界各国,成为其控制世界的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普世价值”作为西方的政治工具,凸显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内容主张的绝对性。价值体现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和意义,作为主体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3]151。西方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时空条件、忽视群体差异、漠视个别和具体,大力粉饰“普世价值”,认为资产阶级的特殊价值就是全人类的普适性价值,西方的局部经验能成为世界性原则。但是,人类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也会不断发展,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价值观,脱离实际和“现实的人”而得出的任何价值都是空洞的,这类似于经院哲学所争论的一些荒唐问题,如“天堂里的玫瑰花有没有刺”“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等。

       第二,具体实践的排他性。近代欧洲在现代化道路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这种经济发展的优势必然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借助“普世价值”获取利益的西方资产阶级,因尝到经济发展的甜头,不会轻易丢掉有利于获取利益的“普世价值”,自认为是指导过去、当前以及未来人类一切社会发展的“万能钥匙”,排斥一切与自身不同的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普世价值’力图渲染的价值是,现代化道路只有一条,现代国家的构架只有一种,核心价值观当然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已经定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核心价值”[4]。但是,世界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在思想价值方面更是如此,玫瑰花和紫罗兰将散发不同的芳香。

       第三,价值追求的虚伪性。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表面上是保护人民的权利,本质上却掩盖着维护资产阶级特权的真正目的。这些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普世价值”都是受财产限制的。例如,法国《人权宣言》主张保护的私有财产权是指资产阶级的财产权。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资产阶级的价值理念中,“现实的个人利益往往被说成是普遍的利益”,因而“也就愈发下降为唯心的词句、有意识的幻想和有目的的虚伪。”[5]331为了达到目的,资产阶级把本阶级的价值主张幻化为全人类的价值追求,以“普世价值”之名行资本主义霸权之实,其虚伪性暴露无遗。

       “普世价值”因其绝对性而似乎拥有真理的光辉,因其排他性而似乎具备意识形态渗透的合法性,因其虚伪性而似乎具有推行霸权的合理性。然而,金融危机暴露了西方自由的弊端、贸易保护主义反映了西方民主的缺陷、武力侵略他国揭露了西方人权的真面目,所谓“普世价值”的“美好”和现实中的丑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西方以“普世价值”为工具对其政治制度进行自我标榜,充满着唯我独尊的傲慢色彩、弥漫着飞扬跋扈的霸权气焰,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根源和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