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基本路向

作 者:
李文 

作者简介:
李文,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46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抽象的“标签”,而是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论。从“现实的人”角度而言,历史虚无主义者并非孤立的“原子个人”,其所宣称的“价值中立”只是虚无的幻影;从价值合理性的角度而言,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学术研究的外衣下,虚构了历史,消解了历史。从社会批判的角度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泛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我们应该坚持“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辩证统一,以此来形成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合力”。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9)3-0065-05

       在当前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过程中,有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即学界多年来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过程中似乎陷入了一种“批而不倒,判而不死”的批判困境,就如同“打地鼠”一般,这种困境在于不论你怎么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总是会以各种新的形式显露出来,给人一种“打不尽”的无力感。在主流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了多年的前提下其为何还是层出不穷?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是我们用错了“批判的武器”?对此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可能的解释就是批判的效力或者说在批判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当然不会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地解决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问题的根源或许是我们在用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操作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仅仅成为一个概念名词,成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某种标签。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真正发挥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效力。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进一步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批判仍有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问题在于历史唯物主义究竟该如何出场?其批判的现实路径又是什么?笔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其精髓在于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置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量,唯有这样才能深入到事物本质的那一度。

       一、“原子个人”与“现实的人”:价值中立的幻影

       在目前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中,我们往往侧重于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面形态加以批判,并没有深入到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人以及其背后所依存的社会生产关系那一度。历史虚无主义者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原子个人”,而是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是处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的人。只有看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什么要走向历史的虚无。历史虚无主义者之所以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以所谓科学的、中立的、客观的研究为幌子,是因为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他们自认为是一个孤立的“原子个人”。“原子个人”自然不受任何价值观念的束缚和左右,每个人都是自主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问题的实际是现实社会中孤立的“原子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个人都是以社会形式而存在,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个人”,个人的言论绝非个人,而是隐匿在社会生产关系矛盾背后的“阶级”或者说阶层。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换言之,就是他说的思想并非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一定的利益关系体,在这一过程中他不是他,他建构了虚无的历史,但他本身也是被建构的,他的思想也是被建构的。比如,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者试图用现代化等所谓的“中性”概念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提出“告别革命”的历史叙事模式。不难理解,如果把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描述成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所谓的“侵华有功论”就会成为逻辑的必然。这一个结论很荒诞,但是逻辑没有问题,这是所谓“价值中立”立场分析的迷惑性所在。但问题就在于,“现代化”真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范畴吗?回答是否定的,现代化本身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鲜明的价值立场,它以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在历史虚无主义者那里现代化不过是“西化”的代名词而已。恩格斯曾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2]739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就是要把问题置身于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加以考察,坚持阶级的分析方法。

       历史虚无主义者倡导的所谓“价值中立”“超然的客观主义”只是虚幻的幻影,“历史学家不仅是重演过去的思想,而且是在他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重演它;因此在重演它时,也就批判了它,并形成了他自己对它的价值的判断”[3]303。历史研究者在对历史事实加以重演时,他并不是心灵白板的空无状态,而是“意识形态中之认识者”。所谓“意识形态中之认识者”是因为就认识主体而言,其本身就是被意识形态所建构的。认识主体在认识历史客体的过程中,总会以自己的“认识前结构”或“先入之见”对历史客体加以关照,也正是在这一关照过程中价值因素实现了其自身或隐或现的“在场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你拒斥一种政治形态,同时也意味着你倾向于另外的一种政治形态,这中间根本不存在所谓中立的价值立场。历史虚无主义者反对阶级分析的方法,以现代化的解释模式来描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那就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否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历史的否定。

       二、价值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

       学术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原因不仅仅在于其所宣称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研究立场,更在于其外在的形式合理性,即披着逻辑严密的学术研究外衣,基于真实的历史细节,虚无了历史,消解了历史。在此仅以某关于延安整风的论著为例来进行说明。按照历史学的解释观点,从逻辑上该书似乎找到了一条解释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线索,即其所预设的权力斗争史。在作者笔下,毛泽东被描述成了一个醉心权力的政治功利主义者,毛泽东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被“虚无”成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史。正如有学者所言:“该书在写作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做到了论有所据,论从史出,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这是一本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对延安整风的意义进行否定性评价的著作。”[4]207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事实,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是,问题可能出现在这种合理的解释何以可能?这种合理解释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这种合理解释的自身合理性又是什么?问题恰恰出在此处,看似对历史事实符合逻辑的解释,并不意味着解释本身的合理性。作者基于特定的价值预设,运用高超的“蒙太奇”手法对历史事实加以符合价值预设的精心“剪裁”和“拼接”。这种看似严谨的符合逻辑的描述,其背后仍是对历史事实的虚无,其迷惑性在于其不是纯粹的捏造历史事实本身,而是基于真实的历史细节虚构了历史,消解了历史。披着学术研究外衣的历史虚无主义,果真严实无缝,无懈可击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