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9)04-0088-06 青少年期是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伴随着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自我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但本能冲动的高涨也会带来问题,同时,社会对青少年的成人意识和成人角色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伦理道德问题随之越来越多,而且在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困扰和角色混乱。青少年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之间的矛盾,所以,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应重点围绕其自我同一性和道德同一性展开,从道德信仰的自我确认、自我整合、自我定向与自我生成四个维度去建构道德同一性,在道德自我认同和道德理想超越中,寻求一种道德自我的一致性和连续感。青少年道德信仰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影响和制约下生成并发展起来的,而这只是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客观条件,并没有解决“如何生成”或“怎样生成”的问题,要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表现形式。 一、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确认: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知维度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人过渡转变的发展时期。对青少年期的研究和探讨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关注点,其中“危机期(crisis period)”理论是一个较为流行的学术观点。“危机期(crisis period)”理论把青少年期称为“自我的第二次诞生期”和“心理断乳期”,认为这个时期是个体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无法平静而动荡不安的“疾风怒涛期”,青少年在未知的环境中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式,却又想摆脱父母和家庭依赖去要求获得平等与独立地位,这会导致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和社会现实的激烈冲突,容易导致他们成为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缘人”。危机论者认为,“危机性”是这个过渡期的主要本质和基本特征,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防御自我同一性扩散以及避免自我同一性危机是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任务。埃里克森(E.H.Erikson)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认为青少年需要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并以此来防止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只有解决了“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自我意识”“角色试验对角色固定”“训练对工作瘫痪”“性别极化对性别混乱”“领导和服从对权威混乱”和“意识形态信奉对价值混乱”①等各种冲突后,才能解决角色混乱和自我同一性危机,建立起稳定的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视角和思维方式。“青春期关于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特殊斗争可能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复杂的危机”②。青少年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确定自己生活的策略,获得自我同一性,形成信任、忠诚和尊重的美德,同时,战胜角色混乱的不确定性,确定自己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从而正确清晰地选择适合人生角色,并忠诚地为之奋斗。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应是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核心问题。这不仅涉及对“我是谁”“我是(或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或不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该(或不该)成为怎样的人”的哲学追问,而且涉及将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过去经验、现在状态和未来目标贯通起来的实践问题。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自我确认是其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的前提。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成熟,青少年的成人意识越来越强烈,一方面,在成人角色胜任感的驱动下,青少年会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自觉成为一个“有良心的人”,另一方面,会想法设法“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但青春期的驱动力增加是具有“破坏性的”。青少年需要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包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能全面认识社会道德生活、道德现象以及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道德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为个体道德信仰生成与发展奠定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青少年期处在经历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之后的公正阶段,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这便产生了公正的观念,这种公正观念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道德关系,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是非判断式的规则关系。按照科尔伯格道德阶段理论,青少年处在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在这个阶段,“所谓的对:履行个人所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呈现与其他规定的社会责任及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对也是指对社会、群体或机构有所贡献。做得对的理由:致力于使机构作为一个整体,避免破坏制度,或迫使良心符合规定的责任。社会观点:把社会观点与人际之间的协调或动机区分开来。采纳一种制度观点,并据以制定角色和规则。依据制度来考虑个人之间的关系”③。通常情况下,随着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提高,青少年会以更加自律的方式去学习道德,公正感、责任感、忠诚感、自豪感、自信感、自尊感都会不断发展提升。 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和形成过程的重点关注与综合干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方法路径需要认真研究,自我同一性扩散问题更应该深入探讨。艾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失败,两种极端情形是:1.“狂热主义”(fanaticism)——“自我同一性过剩”;2.“拒偿”(repudiation)——“自我同一性缺乏”。“狂热主义”心理容易导致青少年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并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且不考虑他人感受。这种“过于自我”的理想主义状态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容易导致青少年迷信权威、个人崇拜、极端狂躁、自我中心等不良社会态度,自己完全被“狂热”所左右和束缚而丧失清醒理智。“拒偿”心理容易导致青少年抛弃自己的准成人角色、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距离感失调,不是拒绝或逃避与他人交往,就是被他人所孤立或完全依附于他人,特别是参加一些非正式的非主流的社会组织、群体,并甘愿接受被否定、排斥和抛弃的社会现实和生活方式,而沉湎于虚而不实、离谱怪诞的奇思幻想,或热衷于一些神秘力量、秘密组织、暴力倾向的精神麻痹。主体之我与客体之我的反差,精神之我与肉体之我的张力,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的距离,社会之我与个体之我的矛盾,会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造成一定的挑战性和挫败感,会造成青少年思想偏激和行为极端,要么放荡不羁地不受约束地去率性而为、肆意妄为,要么无所适从、漫无目的地去激烈对抗、彻底逃避,暴力、网瘾、吸毒、早恋、孤僻、厌学、厌世都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缺失、扩散和角色混乱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