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和“超越”: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学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代化历程发生世纪性转折的重要阶段。他提出并不断加以完善的三民主义思想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近代化思想。它既表现出与欧美各国近代化常轨“从同”的认识,又包含有迎头赶上但避免其弊端的“超越”思想。剖析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特色,既可以显现它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又能给当前中国的现代化以有益的启迪。

      一、与世界“从同”,创建“民族国家”

      近代化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历史进程。近代世界自资本主义产生后,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和相应的国际关系格局,使世界各国的发展出现了某种一体化的趋势。中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被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强行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和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洋务运动,在被动和依附的状态下开始了近代化历程。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许多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理性偏误和历史局限,中国近代化历程被推进到“仿效外国改革政治”[1]的阶段。孙中山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应时势之要求”,“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走着与维新变法不同的“推翻改造”的道路。

      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富有近代理性,包含有深广的世界意识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在表达自己的革命主张时,喜欢从“时代”、“世界”、“各国”、“近世”、“二十世纪”、“世界大势”、“世界潮流”等视角去立论。如民国成立前夕,他在主张“改用阳历一事”时指出:“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2]1923年在强调革命是一种“时代之进化”时,他又指出:“近世以来,革命思潮,磅礴于欧,渐渍于美,波荡于东亚。所谓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乃由磨砻而愈进于文明,由增益而愈趋于完美。此世界所同,而非一隅所能外者。我国当此,亦不能不激励奋发,于革命史上开一新纪元矣。”[3]很显然,孙中山的“世界所同”、“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的立论方法,鲜明地表现出他对近代世界历史进程存在某种一体性的比较自觉的认同意识。

      历史表明,“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它就把人类再推向前进。”[4]在世界近代,一个国家近代化所追求的政治道路是建造民族国家的道路,“建立最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这些要求的民族国家,是一切民族运动的共同趋势(趋向)”[5],是各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共同的时代课题。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将来的中华民国“是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皆得完全无缺的治理”[6]。可以说,孙中山对世界近代化历程一体化的认同意识集中表现在他对建立民族国家这个时代课题的把握和倡导上。

      近代中国是在不平等条约的羁绊下开始近代化历程的,近代化和半殖民地化同步运行。这种情况,使从“医人”开始“医国”事业的孙中山更痛感建立民族国家的重要。民族主义是他三民主义中首先得到发展的部分。民族主义最初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主要纲领。虽由于历史的原因突出了“反满”宣传,但其根本旨意仍在于建立“民族的国家”。虽然由于清时满族享有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权[7],清王朝“这个封建政权本身带有种族主义色彩”[8],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在宣传民族主义时说过不少“异族”之类的激愤的话,但从根本上来说,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当时主要是从平等、共和、救亡的要求去“反满”的。他们一再申言:“满洲民族,许为同等之国民”[9],“决无寻仇之理”[10]。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为对于外人维持吾国民之独立”。又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11],“今者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所望者以后五大民族,同心协力”,“使中国进于世界第一文明大国”[12]。五四运动后,孙中山从时代精神中汲取新的养份,他在辛亥革命后的“五族一家”、“五族平等”、“五族共和”等主张的基础上,提出“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13],明确主张:“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大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14]。后来,在国民党的纲领里规定了民族主义以“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和“反帝国主义”为主要内容[15]。并多次指出,“废除治外法权和收回关税自主权”,是“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就不能成为国家,也不能摆脱次殖民地的地位”[16]。这是一种新的民族国家思想,表现出他对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潮流的一种回应和认同。

      近代化需要广泛的社会动员,而社会动员,包括群众的政治和经济的参与,只有在民主的条件下才能广泛、自觉和高效。因此,民主化被看成为政治近代化的中心内容。世界近代历史进程所要求建立的民族国家通常被称为“国民国家”,包含建立近代“国家”和形成近代“国民”两个方面,前者的内涵是“民族”,主要是指实现和维护民族的“独立”与“统一”,屹立于国际之林;后者的蕴义是“民主”,主要是指实行改革,建立民主宪政体制,养成人民的近代文明和创造性,以支持和监督国家。这实际上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使命,也是政治近代化的历史课题。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他领导革命、创建民国、推进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有力武器。他提出并坚持民权主义,反映出他对进行民主革命和解决近代化政治课题的一种比较完全的认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