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屡屡侵扰台湾,台湾军民奋起抵御,成功地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台湾军民“抗英保台”斗争中,作为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拟对道光帝在台湾军民的“抗英保台”斗争的主要举措作一考察和评析,旨在加深对近代中国台湾地区反侵略斗争史的研究。 1840年8月初至次年9月底英“纳尔不达”运输舰侵扰台湾鸡笼海口前夕为止,为台湾地区军民“抗英保台”的准备阶段。1840年7月18日,闽浙总督邓廷桢在“英船驶赴定海现在防御情形折”奏折中提及:“闽洋紧要之区,以厦门、台湾为最,而台湾尤为该夷歆羡之地,不可不大为之防。”[2]道光帝于8月5日接到此折后即谕军机大臣,强调:“至闽洋紧要之区,以厦门、台湾为最”,为此明令:“台湾府准备事宜,在籍前任提督王得禄最为熟悉,或有应行商酌之处,著即飞檄该镇道,与王得禄同心协力,以资保卫。”[3]自此,台湾军民“抗英保台”进入实质性的准备阶段。 此阶段,道光帝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加强严防,毋稍疏懈。”[4]其主要举措有三: 一是加强台湾地区的军事领导力量。首先,令闽浙总督邓廷桢由浙回闽,布置包括台湾防务在内的闽省防备。邓廷桢前因“英夷兵船驶入浙洋滋事”而赴浙。8月6日,道光命令邓廷桢“折回闽省”,着力筹办闽省防务。9日,又令邓“折回闽省”后,“务当督率将弁,于闽省近海口岸,认真防堵,以期有备无患。”[5]其次,令邓廷桢饬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台湾道姚莹与即将赴台的前任浙江提督王得禄同心协力筹划防务。8月9日,道光帝在令邓廷桢“折回闽省”的谕旨中,特别强调:“至台湾孤悬海外,防堵事宜,尤应准备。著该督飞饬该镇道等,遵奉前旨,与前任提督王得禄,同心协力,加意严防,毋稍疏懈。”[6]王得禄奉旨赴台后于翌年1月18日上奏“遵旨会同台湾镇道商办防堵事宜”折,道光帝览及王得禄奏折,朱批:“勉力防守,设有英人侵犯,相机痛剿,以彰国威。”[7]加强台湾军事领导力量,是确保“抗英保台”斗争准备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加强连接祖国大陆与台湾岛之战略要地澎湖的设防。1840年8月中旬,御史焦友麟奏称:“澎湖为闽省过台门户,欲固台湾,必守澎湖,并请于该处招募练勇。”道光帝根据焦友麟所奏,于8月21日谕军机大臣等:“现在英人滋扰,难保不觊觎台湾,而澎湖为紧要之区,不可不严加防范,著邓廷桢委派明干将弁,并责成该镇道招募练勇,勤加训习,严密防堵,以重要地而杜奸萌,是为至要。”[8]此后,道光帝屡次令闽省督抚加意防守澎湖。如,次年2月10日的谕旨中强调:“澎湖等处地方,尤为紧要,务须会同提督加意防守。”[9] 三是允准闽省督抚之请,增拨台湾防务经费。1840年7月18日,邓廷桢奏请筹备经费银10万两,作闽省防务费用。邓建议:“闽省司道以下,州县以上,额支养廉内赏借银十万两,先由藩库存贮报拨款内动用,事竣分年扣还归款。”[10]道光帝在8月5日上谕中明示:“筹备经费银十万两,著准其在藩库动支,将来作正开销。”[11]至次年1月,10万两防费已支付无存。1月25日,护理闽浙总督吴文镕再次奏请筹拨经费。奏折称:“惟闽洋袤延二千余里,其孤悬海中如厦门、台湾,固属最为险要,其次如澎湖、海坛、铜山等处,亦皆四面环海,无城可守。……际此攻守紧要之时,必须多拨防兵,雇募水勇渔船,以资截击,购置木筏,以堵窜越。……一切费用,不能不宽为筹备,庶免临时周章。相应据实奏明请旨,于福建藩库筹拨银二十万两,并请敕部于福建较近省份指拨银二十万两,迅即解闽,以资接济。”[12]道光帝接此折后即谕令:“著准其于福建藩库拨银二十万两,并著该部于福建较近省份指拨银二十万两,迅即解赴闽省,以资接济。”[13] 道光帝上述一系列备战举措,有效地指导着台湾地区“抗英保台”斗争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令王得禄赴台与台湾镇道会商防务的谕旨,对台湾的“抗英保台”准备工作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1840年10月17日,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台湾道姚莹联衔奏报了台湾“抗英保台”的准备状况,称:“兹复钦遵圣谕,与王得禄同心协力。该提督本老成宿将,遇事相商,更臻妥洽。统计现在勘办台湾郡城要口三处,曰安平大港、曰四章、曰国赛港。嘉义县要口一处,曰树苓湖。彰化县要口一处,曰番仔
,即鹿港外口。淡水厅要口二处,曰沪尾即八里贫口,曰大鸡笼。噶玛兰界处一处,曰苏澳。皆水势宽深。其全南北路次要小口九处,较为浅狭。……以上各口,共用防夷弁兵三千四百八十一名、屯丁二百名、乡勇二千一百六十名、水勇五百二十名,或配战船、商船,堵防海口,或在炮台、炮墩,日夕登陴。此皆常川在地之师。其前提臣王得禄及诸厅县自练乡勇,往来巡查策应者,不在此数。……通计二厅、四县,团练壮勇一万三千余人,预备一旦有警,半以守庄,半出听候调用。臣达洪阿,仍统率自练精兵及陆路各营将卒,蓄养精锐,以待临时策应。”[14] 应该承认,道光帝在此阶段对台湾军民“抗英保台”准备工作所发的上谕是积极可行的,台湾镇道依据上谕所作的各项“抗英保台”准备工作也是扎实有效的,这为下阶段台湾军民击退英军的屡屡侵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