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近代意识的农民领袖。他生活在西方近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撞击的时代里,洪秀全用拜上帝教理论审视和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往返过程。笔者试图对这一过程作一初步考察,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同仁。 叛逆:斥“儒”敬“耶” 洪秀全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就能“熟诵《四书》、《五经》及古文多篇”,其后又“自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①a]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此时的洪秀全满脑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古训。他曾先后四次(1828年、1836年、1837年、1843年)赴花县、广州应试,梦想通过封建科举考试,谋取功名利禄。那么,象洪秀全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儒生,为什么会走上传统文化的叛逆道路?他又是怎样成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判逆者呢? 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赴广州应试失败后,长期压抑在他心头的愤恨一古脑儿迸发出来,他下决心“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自己来开科举士”。“为不平之心所激,深感绝望,发见研读孔子不再是获取功名的途径”[②a],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怀疑,继而排斥的心理。恰在此时,他阅读了梁发著的《劝世良言》,此书“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基督教的纯正教义也就深入其心”[③a],从而为他排斥、攻击传统文化提供了思想武器。洪秀全“于书中寻得解释其六年前(指1837年的梦)病中梦兆之关键,觉得书中所言与其所见所闻相符之处甚多”[④a],再加上他的附会和想象,使得书中的“上帝”从一个灵魂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这一切,对处于困苦迷惘之中的洪秀全来说,无疑是得到了一付“灵丹妙药”,更坚定了他排斥传统文化、信奉基督教的决心,从此,洪秀全遂以“上帝”取代孔孟,走上了排斥传统文化的道路。 洪秀全对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攻击有如下大端: 首先,打倒偶像、捣毁庙宇。这是洪秀全排斥、反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1844年,他和洪仁玕打掉村塾中供奉的孔丘牌位。1847年,他在武宣东乡又题诗一首申斥九仙庙:“朕在高天作天王,尔等在地为妖怪。……朕统天军不容情,尔等妖魔须走快。”[⑤a]这些举动,说明洪秀全已经号召发动穷苦百姓向传统文化的“偶像”、“妖魔”进攻了,不过,此时还带着很浓的宗教色彩。但在金田起义之后,尤其是定都南京之后,其政治色彩日趋浓厚,其规模也较起义前大,太平军所到之处“逢庙宇无不拆毁,见神像从不跪拜。”[⑥a]对洪秀全的这些举动,封建统治者发出了种种哀鸣,曾国藩就叹息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①b]。洪秀全捣毁佛像寺庙,在客观上提高了人的因素,发现了人的价值,其意义也不亚于欧洲十五、六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运动。 其次,批判儒学、焚烧儒学。洪秀全在接受《劝世良言》的思想后,便勇敢地向被封建士大夫视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挑战。他在《太平天国》中编造的天父皇上帝与天兄基督斥责孔子作书误人并鞭挞孔子的故事,就使得“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在上帝、基督面前也威风扫地。 太平天国起义后,对儒学的冲突一度十分猛烈。洪秀全以“天王”名义下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邪说”,下令“凡一切妖物妖文书一概毁化,如有私留者,搜出斩首不留”[②b]。洪秀全言必行,行必果,如汉阳叶云素,扬州阮文达、秦敦夫、程穆堂等家皆有“牙签万轴,多人间未见书”,太平天国一到,则“非付之一炬,即用以薰考烧荣,甚至遗矢(屎)后用字纸擦之”[③b]。正是因为洪秀全击中了封建统治者的要害,所以引起了封建文人的疯狂反扑,他们对太平天国毁书进行大肆诅咒:“毁亵斯文,上天干怒”,要受“雷亟”[④b]。曾国藩亦骂道:“举国数千年礼义之人伦诗书曲,一旦扫地荡尽”[⑤b]。洪秀全批儒学、焚儒学和封建文人捍卫儒学、尊奉孔子的斗争是农民与地主两个阶级的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 最后,改革封建科举制度,自行开科取士。洪秀全宣布士农工商皆可应试。考试内容不是以四书五经为题,而是以新旧圣经为准。考试的形式分为县、省、京三级考试,除了天试外,还有东(王)试、翼(王)试等形式。考题有的考一文一题诗,有的是一论一解不等。太平天国首次开科考试是在1853年广西永安城,建都天京后,开科取士形成一项制度。且还废除了封建门第出身的限制,不分男女贵贱,机会均等。“无论布衣绅士,倡优录卒”,“无论何色人,上至丞相,下主所卒,均准与考”[⑥b]。 洪秀全自己开科取士,为太平天国政权网罗了一批人才,与此同时,对于千百年率由旧章、相沿成习的科举制度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反抗和背叛,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强劲有力的批判和史无前例的改造。 概而言之,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批判,规模之浩大,行动之彻底,是历代农民战争所未有的。那时,不少人“有三纲不闻,而反言之以洪杨诸匪为正,而指斥敢及君父者”[⑦b]。由此可见,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确实起了近代开创“破坏了数千年文化传统”[⑧b]先驱的作用。 复归:“耶”、“儒”并举 洪秀全对传统文化采取简单的“焚书毁庙”的排斥政策,引起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反感,其结果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为了及早摆脱困境,扭转危局,洪秀全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对传统文化的强硬排斥态度,回到传统文化的轨道上来。并在“天情道理”的宗教面纱下,将封建的等级观念、君权神授和仁义道德等儒家思想搬到天平天国的体制内,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宗教神学、孔子和上帝、中国的封建皇权等级观念和西方基督教的平等博爱等同时存在于太平天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