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的历史启示

——兼与萧功秦先生商榷

作 者:
周衡 

作者简介:
周衡 中信律师事务所

原文出处:
战略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战略与管理(总第19期)》刊首所载萧功秦先生之《关于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下简称萧文)一文拜读后,获益匪浅,感触良多。由此引发我对清末“保路运动”的兴趣与思考,较萧文也有些不同意见。现将几点心得行诸于文,以求斧正。

      一.铁路所有政策:关系经济全局,成为经济变革的核心政策

      铁路建设事业,是晚清经济领域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也是当时唯一能够获得大量财政支持而有利可图的事业,对国家财政、金融运行与发展影响至巨;并同路权、矿权、租界权等密切相关,是列强在华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此外铁路建设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广纳私人投资,与民生息息相关。路政改革涉及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外国在华资本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它几乎决定着晚清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成败;它在决定中国铁路建设发展方向与成败的同时,也是对晚清中央政府主导经济的权能的艰巨考验。

      1901年起,清政府推行新政,鼓励发展实业,鼎力倡导与支持私人投资。商部遂依借民力,而企图加快中国的铁路建设。1903年12月2日,清商部奏定《铁路简明章程》,计24条。其规定:“各省官商,自集股本请办何省干路或支路,须绘图贴说,呈明集有的实股本若干万,详细具禀。听候本部行咨该官商原籍地方官,查明其人是否公正,家资是否殷实,有无违背定章各情。俟咨复到部,以定准驳。”[(1)]

      1903年至1910年,全国先后有十六省共设立二十家铁路公司,基本上均为商办。商办铁路多资本匮乏,又均有严格的规定而坚拒外资,不招洋股、不借洋债,故进行大量的民间融资。一时租股、派股盛及川、湘、鄂、赣、闽、豫、晋、皖、滇各地,股金源及米捐、盐捐、房捐和薪捐等等。资金问题虽得缓解,但难以从根本上支持庞大的商办铁路建设计划的资金需求。至1911年,计划铺成通车铁路以千公里计,而实际建成并可通车者仅二百余公里。

      清政府为振兴铁路建设而采取放手发展的办法,“不分干支,比量民力,一纸呈请,辄行批准商办。”路政遂成为滥政、弛政。清政府于1906年才着手进行全国的铁路规划,在铁路建设领域各自为政、各行其事蔚然成风。商办铁路公司的铁路建设就成了无规划、无工期的“圈路运动”。此种一窝蜂式的搞地方铁路建设也便难有实绩。建设计划庞大,资金匮乏、技术不足;同时,管理不善,效率低下,腐败滋生,金融弊案累累[(2)]。外商以列强对华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为后盾,对中国的铁路筑路权展开了疯狂的争夺。1896至1899年间列强攫取的路权共达10096公里。满清一朝共修铁路4956公里,其中主要依靠外资修筑者为4029公里,约占81%强。[(3)]列强同时依托铁路线从中国争夺了大量的矿权,还通过以盐厘、关税为担保等方式全面侵蚀中国经济。这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商民收回利权运动。

      1911年5月9日,晚清中央政府发布上谕,宣布了铁路国有的国策。谕称:“国家必得纵横四境诸大干路,方足以资行政而握中央之枢纽。从前规画未善,并无一定办法,以致全国路政错乱纷歧,不分支干,……上下交受其害,贻误何堪设想。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论。”[(4)]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体现了政府在新兴工业上排斥商人资本,力求国家控制的政策倾向。这种政府垄断政策严重地打击了私人资本,将之排斥于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兴产业之外,迫使其数年内无法有效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是为政府所宣布的预备立宪的原则。[(5)]《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权、财政金融权及发展实业、教育权等等,为“庶政”,得“公诸舆论”。铁路所有政策的改革应当在议决与推行两个环节上经由资政院、谘议局,以遵奉宪政改革原则,缓解朝野冲突。晚清政府在推行铁路国有化中,置资政院、谘议局于异己地位,践踏宪政原则,完全依靠行政命令,商办铁路公司一纸而亡,一任清政府“收股”,断无依《公司律》而“转(让)股”之可能。晚清政府的宪政国基与法律尊严荡然无存。

      清政府没能区分各省在铁路国有政策上的不同反应,强行划一,势必僵化政策灵活性,激化中央与部分省份的冲突。受打击的中央权威与被侵蚀的地方利益之间难有弹性空间。所谓“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违论”,排除了地方大员、朝廷干臣等因应时势,便宜行事的可能。在四川保路运动之中,两任川督均曾力陈情势,呈请清中央政府缓行国有政策,均招驳斥而不果。

      推行铁路国有政策,对于不法商人造成的累累金融弊案概不查究,并不设法弥补民众因之的损失。此损害民利、轻纵案犯的作法,必然招致民怨沸腾。同时,威胁恫吓,迫民胁从无异于挑起民衅,触发民变。由此朝野之间势同水火,冲突不断升级。

      铁路建设牵动了广泛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成为清末经济制度性危机的一个堤坝。商有政策虽不足以支撑中国铁路建设,且漏洞不少、实绩不彰,但是却担负总揽万民之心,巩固中央与地方关系、弱化朝野利争的重任。清政府的路政倡导私人投资于先,监督管理废弛于间,骤行国有于后。此以单纯发展为名,行国家控制为实的路政改革,或许是基于某种理性分析与判断,但实际上却无疑自毁堤坝,泄民如川,致使商情震荡,万民踊跃。路政改革成了疯狂加速的绞肉机,把朝野间的各种势力绞进去。晚清中央政府对此思想不足,准备不周。而清地方政府也出现观望、犹豫、摇摆。铁路国有政策在打击了中央政府权威的同时,也将地方政府逼上绝路,有如一柄双刃刀最终刺开了清末中央与地方之间貌合神离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