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强占香港岛与所谓“穿鼻条约”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存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1841年1月20日,中英鸦片战争正在进行之际,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兼全权大臣”、海军上校义律(Charles Elliot)突然于澳门发布一份题为《给英国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的公告,声称他与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达成了初步协议”,[①a]“协议”中除了赔偿英国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贸易等内容外,还规定“将香港岛和港口[②a]割给英国。”[③a]

      同月25日,英舰“硫磺号”(Sulphur)舰长贝尔彻(Edward Belcher)奉英国侵略军总司令官伯麦(G.Bremer)准将之命,将该舰驶往香港岛进行“勘察”。当天上午8时15分,英军在今上环水坑口街附近的大笪地登陆,擅自将此地命名为Possession Mont(占领峰),并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健康“三次干杯”。次日,英国一支舰队开来香港岛,大批海军陆战队随即登陆,在岛上升起英国国旗。伯麦在舰队众军官的簇拥下和隆隆的礼炮声中,宣布正式占领了香港岛。[④a]

      接着,义律于1月29日发布公告称,“经清朝大学士兼钦差大臣(琦善)盖印,香港岛已割让给英国君主”,并宣布:“在该香港岛内和岛上,所有女王陛下的各种权利、特权和特惠,无论是对于或关于土地、港口、财产或个人的利益,都完全保留给女王陛下。”[⑤a]

      次日,英军总司令官伯麦照会清大鹏协副将赖恩爵,也说琦善和义律已“说定诸事,议将香港等处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已有文据在案”,并要求他“速将该岛各处所有贵国官兵撤回。”[⑥a]

      同年2月1日,义律、伯麦又联名发出公告,向香港岛的居民宣布,义律、琦善已达成“明白的公开协议”,香港岛“现已成为英国女王领土的一部分;在该岛居住的所有中国人……已是英国女王的臣民,必须对女王及其官员们表示敬意和服从”。[①b]

      以上所引历史资料及英方当时发布的4个公告,说明了英国武力占领中国香港岛的经过,同时也似乎证明:英国占领该岛,是按照义律与琦善的“明白的公开协议”进行的,“已有文据在案”,而且此项“文据”经过琦善“盖印”。易言之,照义律等的说法,英国占领香港岛有充分的“条约根据”。后来,马士在他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及他与宓亨利(H.F.MacNair)合著的《远东国际关系史》两书中,将义律1841年1月20日发布的公告(《通知》),说成是“义律和琦善签订”的“穿鼻协定”(Convention of Chuenpi)。据此“协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与英国。[②b]一些历史学者受他们的影响,也将义律等所说的琦善与他“达成”“协议”并经琦善“盖印”的“文据”叫做“穿鼻条约”或“穿鼻草约”。[③b]这种说法实际上是肯定了英国占领香港岛有“条约根据”。

      一些年来,历史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对“穿鼻条约”是否确有其事发生怀疑,并对之得出了否定的结论。[④b]但仍有一些人坚持旧说。不久前读香港某报,竟有人撰文指责大陆学者不顾历史事实,连“穿鼻条约”也不承认其真实性,云云。

      “穿鼻条约”到底是确实存在,或如一些学者所说,纯属子虚乌有?这是香港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真有其事,则英国占领香港岛至少是具有某种法律根据;如果并无其事,则英国占领香港岛就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赤裸裸的武力霸占,义律等人的上述四个公告就成了为侵占我国香港岛而编造的十足的谎言。鉴于以往史学界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过明显的误会,迄今仍有人坚信这一谬误或认为此事“尚无定论”,为了澄清事实,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文以下部分,将依据国内现已披露的档案文献和本人从英国国家档案局(Public Record Office)查阅并复制回国的英国外交部档案,来证明所谓“穿鼻条约”,即义律等所谓经琦善“盖印”的“协议”、“文据”也者,纯属无中生有。

      (二)

      首先,在1841年1月20日义律发表公告,宣布中国已将香港岛“割给英国”以前,他和琦善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协议”,更谈不上什么“明白的公开协议”或“文据”。

      在此,不妨先介绍一下琦善对英交涉的背景。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自印度到达中国,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于封锁珠江口后,大举北上,同年7月6日攻占舟山群岛的主要城市定海,8月初直抵白河口,京畿震荡。道光帝此时一心求和,急派直隶总督、大学士琦善负责对英交涉。琦善善于体会道光帝的意旨,竭力对敌妥协羁縻,好言相诱。在8月30日与义律的白河口谈判中,他一面诿罪林则徐禁烟“措置失当”,说清廷将对林“重治其罪,定能代伸冤抑”;同时告诉义律,道光帝将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明情形,劝英人“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定能让彼等满意。[①c]义律等考虑到冬季不久即将来临,英军不宜在北方久待,遂率众折回广东。9月中下旬,道光帝以琦善退敌有功,派他为钦差大臣,署理两广总督,前往广东负责对英交涉,并将林则徐、邓廷桢“交部分别严加议处”,[②c]幻想以此息战谋和。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开始与英方谈判。他抱定对英“怀柔”的宗旨,一切防守作战准备,置之不问。他与英人交涉,主要依靠他的心腹张殿元、白含章和西崽鲍鹏等人。鲍鹏曾充当美国闭馥馆及英国大鸦片贩子颠地(T.Dent)的买办,因犯事受到缉拿,浮海窜逸山东。琦善南下途经山东时,将其携往广州,任为通事,官居八品。琦善如此信赖重用鲍鹏等人,于对英交涉甚为不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