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文钿 黑龙江大学历史系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世纪60—90年代前期,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由于客观形势对教育的需要,洋务派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某些改革。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

      洋务派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①]他们所提倡的“西学”,主要是学习“西文”和“西艺”。所谓“西文”,就是外国语言文字;所谓“西艺”,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清朝统治者一向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二十多年,中国统治者对外国情况依旧全然不知。1867年奕欣回顾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②]在当时,如“遇中外大臣会商之事,皆凭外国翻译官传述,亦难保无偏袒捏架情弊”。那些“仅通洋语者十之八九,兼识洋字者十之一二”的几个“通事”,常被雇用来传达有关中外交涉。他们或者“籍洋人势力播弄挑唆以遂其利欲”,或者“假手其间,勾结洋兵为分肥之计。”“欺我聋喑,逞其簧鼓,或遂以小嫌酿成大衅。”[③]国家没有外语人才,等于没有耳目口舌,无法进行正常的外交,这不仅引起统治阶级的严重不安,而且对国家民族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奕欣在1862年奏折中指出:“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④]更何况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三年之后一切中外条约一律只用英文不用中文。因此,掌握外语,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成为极其迫切的任务。

      出于上述目的,以奕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台湾西学堂、珲春俄文书院、湖北自强学堂等外国语学校,教学西文。清政府还不惜重金,聘用洋人教习语言文字。

      从上述学校办学的目的、任务、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出路等方面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性质应该说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的民族教育,而不是买办教育。它们的创设虽然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无疑对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愿望。

      至于这类学校聘用洋人执教,也是当时情势所迫。在中国人对外国情形和语言文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为了培养本国的外语人才,聘用洋人也还情有可原,对此不应苛求。问题的关键在于聘用这些人以后对他们采取什么政策。当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威妥码推荐在华传教士包尔腾充任同文馆教习时,奕欣向他事先声明:“只学语言文字,不准传教。”[⑤]1863年广州同文馆开始筹建时,清廷上谕再次强调:“惟该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借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察毋令滋弊。”[⑥]奕欣也曾说明:“雇觅洋人,不过与之讲究其法,并奏明不修弟子之礼。”[⑦]雇用洋人说明这类学校对外国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只是在无可奈何时采取的权宜之计。奕欣曾为此具奏说明这一观点:“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原欲窥其长短以收知彼知此之效也。并以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等件,无从入手,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精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⑧]奕欣上述这段话还说明了学习西文不但是外交活动的需要,而且也是“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的需要,是将来“自相授受”西艺、西文的需要。

      学习西艺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自强”。李鸿章认为:“自强之道在乎师其所能,夺其所恃耳。况彼之有是枪炮、轮船也,亦不过创制于百数十年间,而侵被于中国已如是之速。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百数十年后 不能攘夷而自立耶?”[⑨]监察御史陈廷经也认为:“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靡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⑩]奕欣也曾指出:“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一事,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讲求以得其源,法既明而用将在我。”[(11)]左宗棠对于学习西艺的目的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此时而言自强之策,又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12)]船政大臣黎兆棠也反复建议:“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之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13)]在国内矛盾转入低潮以后,洋务派谋划御敌之方,创办学校,培养人才,目的在于自强。

      为了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洋务派于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先后办起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学校和军事学校。如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马尾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陆师学堂、广东水师学堂、湖北铁路局附设化学堂、矿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等。这些学校学习军事、制造、医疗等方面的科学技术。

      洋务派很重视留学教育,认为此举“较京、外所设同文馆当有实获。”[(14)]因此派不少学生去英、法、德、美、日等国学习,为国内西文、西艺学校培养师资。按曾国藩的设想,“凡游学他邦得有长技者,归即延入书院,分科传授,精益求精,其于军政船政直视为身心性命之学。”[(15)]留学教育是洋务派教育改革中的一件突出的大事,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空前壮举。其中以1872年开始的,被容闳自豪地称为“于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的幼童留美活动,是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原计划分4年,每年派遣30名,共120名,在美国学习15年,按出洋先后分批回国。由于顽固派陈兰彬、吴子登从中作梗;特别是由于美国政府违背1868年条约的规定,歧视中国学生,拒绝中国学生入陆海军学校学习;再加上美国政府迫害华工等等原因,不期于1881年未完成学业就提前召回,仅留詹天佑等10人继续学习。

      二

      第一批近代化学校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出现以后,就对科举制度和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冲击,新式的洋务教育与旧制度、旧思想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教育改革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30多年,主要焦点是要不要采用西学,要不要改革科举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