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烟祸、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 两次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的战败,鸦片由猖狂走私到公开大量输入。清政府对此束手无策,转而采取挖肉补疮的“寓禁于种”政策,这样就促进了罂粟种植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北方的鸦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以甘肃、陕西、山西为盛产之地,山东、河南也大量种植,给北方地区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如山西省,1877年全省耕地面积约530万亩,有60万亩种植罂粟,占1/9强[①];甘肃之宁夏“宜谷腴地,半已化为妖卉”;陕西省“地尤肥饶”的渭南,也开遍了粉红杂绿的罂粟花。罂粟的耕种既侵占和损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又加快民间吸食鸦片的人日渐增多。渐渐,劳动者体质大受损害,“怠惰颓靡,毫无朝气”,终至“懒于劳作,荒废农时”[②]。灾歉之时,必然形成严重的饥荒。 罂粟的种植与农作物争土地、争劳力、争肥料和水分,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此,洋务派地方官员要求清廷查禁罂粟种植,并在各自所辖的省区采取坚决措施,制止烟祸的蔓延。 1881年(光绪七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当时山西正是烟毒充斥之区,全省种植罂粟多达20多个厅州县,吸食者各业人士都有,全省地无产粮之亩。他到任后,目睹罂粟的严重危害,坚决力挽颓风,认为“晋省患不在灾而在烟”。于是,光绪八年六月十二日,张之洞上书光绪帝,陈述禁种罂粟的四条理由,力主严禁。他的建议得到光绪帝的赞成,命他“随时查察,有犯必惩,以挽颓俗”[③]。于是,他在晋制订了具体的严禁措施,其主要内容有严饬官员、竭诚劝谕。在罂粟播种季节到来之前,他就向属官发出禁种文书,规定布按两司要“认真督劝,设法考核,同时令各道府州转饬所属,务须实力禁绝,竭诚劝谕”,如有将此札视为具文,怠政不力者,“立予撤参惩办”[④];在播种时,官员要亲自到四乡检查。他还把“能禁与否”作为考察官吏的标准。二是严订规章、逐户查禁。张之洞重申约章、规定,查出种烟地亩立即“过割于公亩”,还要求每村写禁种罂粟保证书二份,一份送县署,一份张贴公庙。各公耆自立村规,对种植吸食者,或驱逐出境,或指名送官,并建立举告制度,奖赏属实举报者。三是防止吸食、全面禁戒。为了扭转社会风气,配合禁种,张之洞禁止立烟馆,禁止各类人员吸食,并设立专门的戒烟机构,仿照李鸿章在天津设戒烟局的办法,在太原帮助戒烟。由于采取禁种与禁食并行的方针,结果,交城、代州罂票种植“一律净绝”,其余厅州县或去十之八九,或十之六七。在禁种禁食鸦片的同时,张之洞还主张除害与兴利相结合,注意为民导财,乘让农民改种其他农作物之机,令地方官各视土宜,教之种桑、种棉等,以敌其利。他还在省城设立“桑棉局”,以督饬全省桑棉种植事宜,同时雇募江苏谙练织绸机匠到山西“住局教习”,以收植桑织绸之利。1892年后,张氏督鄂期间,先后又致电出使美、日、秘鲁等国大臣,选购美国等优良棉籽种植,并考察外国种法,至1893年,湖北棉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样,既部分解决了湖北纱布局对棉花的需求,又扼制当地罂粟的种植。 左宗棠也是力主禁烟的主要洋务官员。他在督师西北时,曾下过几十次咨札,饬命各属禁种罂粟,并刊发禁种告示《四字谕》,要求“各属军民咸知遵守,庶期拨除祸本,从厚民生”[⑤]。如民间有贪利私种者,即于根苗初发时尽为拔除,如官吏敢违禁收费,即照枉法受脏治罪。在扼制住西北诸省栽卉吸食之风后,左宗棠又大力倡导种棉桑、稻谷等农作物。在《札陕甘各州县试种稻谷桑棉》中,他通饬各州县严禁罂粟,“如有抗违种苗者,将地充公,若从前犯种罂粟之人,以后能报种稻谷、棉桑,该州县验看确实,即着将原充公地亩仍还该地主管业”[⑥]。 二、贮粮积谷,以备凶荒 据有关史料统计,在我国历史上,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1911年,有史可稽的饥荒就有1828次,有一些地区,几乎年年有饥荒。究其原因,除了其它一些因素外,仓储空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很重视仓储积谷。有清一代,仓储制度除了保证军需及官吏俸禄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是预防凶荒;二是稳定和恢复社会经济、巩固统治秩序。史料表明,仓储在清前期曾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近代以后,只是形式上存在,实际上大多已名存实亡,所贮之谷,数额也大为减少,或曰全无。清政府也已意识到仓储废驰的严重性:历年来因大小灾歉而引起的饥荒蔓延,实为仓储不修之过。洋务派地方督抚对仓储败坏更为关心,积极倡导整顿仓储制度,把积谷备荒作为改良农业、恢复生产以及推行荒政的重要举措之一。 遇灾必荒是晚清社会灾荒的一大特征,灾区粮食枯竭,人民无粮可食;有仓无谷,无粮可赈,这种情况司空见惯。洋务派和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他们从国计民生出发,开始重视仓储问题。江苏巡抚吴元炳曾就光绪年间“积钱以代积谷”之风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或有存钱较存谷简便,且可生息之论。不知干净洁谷,足可支十年而不坏。历时过久,尚有以陈易新之法。积钱既多,易启亏挪。且时遇凶歉,谷价腾长,购买无由,多钱又不如多谷。”[⑦]光绪二年八月,晋巡抚鲍源深专折起奏请饬各省捐备仓谷以济荒歉。他说:“足民之政,以使民积谷为第一要务”,“古人耕三余一,耕九余三,使民间常时有余。故虽偶遇凶荒,不足为患”,而“北数省地方素不讲求治谷之法……一岁口粮而外,罕有余存,偶值灾荒,立形饥馁”。因此,他认为,“应令民自行捐谷储备饥荒,以辅常平之所不及”[⑧]。同时,他还仿照江南丰备仓之法,劝谕民间量力捐储,不限多寡,出入由民自理,不经官吏,冀望以储促耕。鲍源深的建议,得到了清廷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