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 19世纪60年代起,反洋教斗争在我国广大地区此伏彼起,绵延不绝,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就各次具体斗争而言,有各种不同的起因。从总体看,反洋教斗争最主要的起因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从19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有不同的回答。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内史学界的看法曾一度基本统一,即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是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但是,这种统一在相当大程度上并无坚实的基础。70年代末以后,随着国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少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并非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而是中西文化的冲突;反洋教斗争的实质并非仅对外国侵略,而是排斥先进的西方文化;因此,对这种斗争应予以否定。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中西文化冲突只是引发反洋教斗争的一个次要原因,侵略与反侵略才是主要起因。争论双方不仅在理论观点、思想方法、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而且引证的史料也各不相同。 从现存的大量反洋教书文揭帖看,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谴责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二是谴责外国教会势力欺压平民、挟制官府;三是指斥教会败坏中国礼教伦常;四是指责教会以“邪术”害人。其中,第一、二两类内容反映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第三类内容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第四类内容则大多是一些反洋教斗争的发动者有意编造,用以煽动群众,而并非他们发动斗争的原因。从数量看,第二类和第三类数量都很多。争论双方都能轻而易举地列举出大量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却无法否定对方所引用的大量史料的有效性。多年来争论的情况表明,要辨明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绝不是单靠列举史料所能解决。 要对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作出准确的宏观判断,最理想的方法是先对每次具体斗争进行考察,然后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宏观概括。但是,要采用这种方法,却有难以克服的困难。由于反洋教斗争次数很多(有的学者统计,到1902年止,共发生反洋教斗争四百余次[1],有的学者则认为有一千多次[2]),而且绝大部分斗争缺乏足够的可靠史料,无法逐个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于是也就难以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总体概括。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不妨采用一种间接考察的方法,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即先考察一下当时对事件全貌有较多了解的人们对事件持何种观点,然后再结合这些人的主观倾向性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观点中比较客观、可信的部分。 当时,一些负责处理教案的清朝高级官员和某些关注涉外事务的开明知识分子对反洋教斗争有较广泛的了解。他们对反洋教斗争的评价和态度有很大差异,但在分析斗争的起因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主要起因是“教民欺压平民”、“官府袒教抑民”。有的学者对这种分析表示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李秉衡、毓贤等有强烈排外倾向的官员用以攻击教会和为反洋教斗争辩护的不实之词。这些学者似乎忽略了(或者是故意回避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持上述观点的人绝不仅限于有排外倾向的人。不少坚决反对排外、反对反洋教斗争的人同样也持上述观点。在分析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时,郑观应说:“莠民借入教为护符,每有作奸犯科,为种种不法事。……教士听教民一面之词……专为护持彼教计,因此偏袒,……地方有司……惟虑开边衅,先存畏惧之心……往往迁就定谳。平民受屈,申理末由,众怒滋深,群思报复。”[3]薛福成说,“入教之民,无恶不作。平民受其欺压,积愤日深”。[4]曾纪泽说,“教案之迭出,在于教师(士)之无忌惮。”[5]郭嵩焘说:“教堂纵庇教民,各省皆然,……是以闻教士之名,莫不怀愤诟讥,乘便以求一逞。”[6]丁日昌说:“莠民以教士为逋逃薮,教士以莠民为羽翼”。莠民“一经入教,则陵虐乡里,欺压平民”[7]。上述这些人都是主张学习西方,反对排外的,他们对封建顽固派排斥西方文化的态度常痛加指斥。如果反洋教斗争主要是反对西方文化,他们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但他们在分析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时,却并未指责这些斗争是反对西方文化,而是众口一词地认定斗争的主要起因是教民欺压平民。难道能说他们都是有意为反洋教斗争掩饰和辩护吗?显然不能。因为众所周知,他们都是反对反洋教斗争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袁世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袁世凯一贯主张严禁义和团等组织进行的反洋教斗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他拒不执行清政府联拳抗洋的方针,在山东大肆屠杀义和团。就是这样一个坚决与反洋教斗争为敌的人,在谈到反洋教斗争的起因时竟也不能不承认:“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原其故,固由教民之强横,亦多由地方官未能持平办理。……遇有教案,但欲责惩良民,敷衍了事,冀可偷保目前之安,而教民之气焰益张,良民之激怒愈甚,一旦发作,势同决川。”。[8]八国联军战争期间,袁世凯在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同时仍然承认:“推原祸始,盖由教民平日狐假虎威,欺凌平民,怨毒日积,一决横流”[9]。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期间,把对付义和团当作首要任务,他对山东各地反洋教斗争的状况及其起因是很了解的,而且他也绝无为反洋教斗争辩护之嫌,他对反洋教斗争的上述分析,应该是可信的,是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