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明华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伴随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断扩大,鸦片侵略亦不断加强,成为对华鸦片侵略的最大的祸首,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鸦片侵略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垄断性,地域广泛,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口岸,并承认鸦片为“洋药”,可以进口[1];以英国为首包括美、法、德、日等在内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向中国走私贩运鸦片,中国遂成为最大的鸦片进口国和消费国。到20世纪初,这一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04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鸦片会议,1912年、1924年、1925年和1931年又连续签署了四个国际条约,迫使英美等国对华鸦片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敛。但此时,正值日本向外扩张和侵略,鸦片便作为毒化和奴役其它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而被积极地运用,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一

      一、日本对华鸦片侵略的几个阶段。

      日对华大规模的鸦片侵略始于19世纪末,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其间随日本侵略规模不断扩大与日本政府参与的程度分为两个阶段,即"9·18"事变前和"9·18"事变后。

      "9·18"事变前,日对华鸦片输入多经日本浪人、日侨及其在华殖民当局进行,日本政府持默许怂恿态度。1894年《马关条约》迫使中国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日本殖民当局对鸦片实行所谓“渐禁”政策,1897年实行政府专卖,垄断了从鸦片的输入、制作、贩运及销售的全过程;1915年前后又先后于大连和南满地区实行个人特许制度和鸦片专卖制度,1928年设立关东厅买卖局,控制鸦片的输入与贩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每年从英国购买约18吨鸦片,一半直接输华,一半在日加工改装后再走私到中国;[2]仅1916~1920年,日本国内鸦片生产与进口总量中扣除公开申报出口和医用后,尚余鸦片64040公斤,海洛因和可卡因13300公斤,大部运往中国;1927~1933年生产海洛因1003公斤(占全球海洛因的47.8%),几乎全部运往中国。[3]与此同时,日本侨民和浪人也纷纷参与;当时日本在上海、厦门、天津等地建立日租界,日侨遍布中国沿海内地,从而出现了“从西南边疆的云南到塞外高原的内蒙,遍布日本毒品销售站,满州及山东的日本卖药人,用各种形式售卖吗啡等违禁药品”[4]的景象。据关东厅滕原铁太郎《鸦片制度调查报告》,天津的5000名日侨中70%从事吗啡等违禁品的批发,当时的天津是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之一,大部分为日侨所为。[5]

      "9·18"事变后,日本政府直接地参与对中国的鸦片侵略。由于鸦片专卖的巨额利润,日本对鸦片的控制更加严厉,日殖民当局及关东军均加强了对鸦片的控制,而且作为战争的支持手段。从一开始,关东军司令部负责政治事务的第四课即将鸦片作为征服中国的一种特殊武器,据说关东军发动"9·18"事变的费用几乎全部来自于其第四课和第二课的贩毒网。[6]

      伪满州国成立后,实行鸦片专卖,强迫种植、专卖与吸食。1935年强迫种植范围扩大到口北六县,并规定根据鸦片的种植面积来减免徭赋与兵役等。1938年1月,日驻华使馆制定了《对华北地区鸦片与毒品的方针》。同年12月6日,日本政府为了战争的需要而组建了处理东亚事务的机构——兴亚院,首相兼任总裁,外相、大藏大臣、陆军与海军大臣任副总裁,总务长官负责日常事务,下设政务、经济、文化、技术等部;次年3月10日又分别在华北、蒙疆、华中和厦门设联络部,在青岛设派出所。当时,因欧洲战争爆发,外国鸦片输入基本中止,故同年10月在东京召开的兴亚院《调整中国鸦片供需关系洽谈会》上,“决定以蒙疆、华北、华南、华中的鸦片自给为根本方针,尽量在短时期内摆脱对外国鸦片的依存状况”,[7]要求蒙疆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华北与华中也要扩大种植,并制订了1940年度的鸦片供需计划,以后又分别制订了1941~1943年历年度的鸦片供需计划,对中国实行全方位的鸦片侵略,致使到战争结束前,全国瘾君子达2000~3000万,罂粟种植面积达100多万公顷。

      尽管把日对华鸦片侵略分为两个时期,但实际上,鸦片侵略是日本侵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从一开始便参与其事,随时间推移和形势的变化,越来越从后台走向前台,从怂恿参与发展到全面控制。

      二、日本对华鸦片侵略的特点。

      1.侵略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程度不断加深。

      1894年前,日本对华鸦片输入较少,仅限于沿海地区。甲午战争以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先后占领了台湾、关东、东北、华北、华东与华南,鸦片侵略的范围也由19世纪末的台湾扩展到20世纪30年代后的大连、东北、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日本侨民与浪人所进行的制贩毒活动到20~30年代遍布包括满州、台湾、华北、华南在内的广大地区,大连、青岛、天津、北京、上海[8]、厦门、广州等成为毒品贩运的主要中心。

      同时,鸦片侵略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判决书《乙部·日本对中国侵略》中有“在日本占领下的所有地区,从沦陷之日起直到日本投降,鸦片等毒品的使用与日俱增”。[9]日本不仅大量地从印度、波斯、土耳其等地走私鸦片,并在大阪附近和朝鲜大面积种植罂粟,输入中国,而且满州、山东、华北、华中、华南都先后被迫大面积种植毒物,同时毒品品种也由鸦片发展到鸦片、吗啡、海洛因、角等多个系列,制造加工厂广泛分布在台湾、大连、华北等沦陷区,吸毒人数近3000万,每年因吸毒而死亡者不计其数,仅东北地区即达数十万,使中国人民深受烟毒之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