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经世匡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 者:
林岷 

作者简介:
林岷 北京中国戏曲学院 副教授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晚年又号竢邨老人。出身于福建候官(今福州市)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在父亲林宾日和宗前辈林希文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实事求是,不涉时趋”的思想作风。嘉庆三年(1798年),考中秀才,入鳌峰书院学习。在主持书院的山长郑光第的引导下,开始研读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经史典籍。儒、法、道、佛,兼收并蓄。使他有机会涉猎我国封建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对我国历代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如范仲淹、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怀着钦佩的心情。20岁中举后,因为家贫,只得于福州附近县衙里充当文案。张师诚(兰渚)抚闽,招入幕府,相从四五年,在这位老成练达而又精通典案的前辈热心指点下,使其对经世之学的追求,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举进士入翰林院,由编修一直做到督抚。40年间,“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1]。其足迹所及,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中原腹地到西南边疆,所经“嘉道以来天下切要之政”[2],建树累累,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贡献。在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中华民族面临沦为半殖民地深渊的严重关头,他挺身而出,知难而进,坚决实行禁烟,并发动人民群众抵抗外国武装侵略,维护了民族尊严和主权,捍卫了祖国的领土,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富强,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思想情操、工作作风和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而有用的遗产,值得我们努力发掘、继承和弘扬。

      林则徐一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其出仕后所表现的经世大才和雄伟气魄,是与他的家庭和青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他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同时又善于从外来文化中吸取思想营养相系攸关的。

      (一)

      中国的伦理标准是以孝为百行之先,中国人一向主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为能孝于亲者才能忠于国。林则徐的孝友天性是值得一谈的。他在童年时期的孝行,为远近故老所称道。出仕后,他的孝行更从许多文件中显现无遗。道光元年(1821年),他在杭嘉湖道任上,因离闽已七八年,思念在籍的父母,无时或已,常把这蕴结心底的情绪流露于诗句中。例如嘉庆二十四年(1818年)在前往云南主持乡试途中,曾经作两首诗给他的副考官吴慈鹤(巢松),明确地表达了他拟返里侍奉双亲的强烈愿望。其中一首云:“为听春晖寸草吟,南陔我正切归心;入林敢道招稽阮,游岳何期得向禽。梦引莼鲈吴下舫,情移山水海东琴,被他衮衮诸公笑,两筒闲云懒作霖”[3]。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渴望退隐山林,侍养父母的心情。正在此时,他被任为杭嘉湖道,任所就在杭州。他当时喜出望外地接受这一职位,不仅因为职位本身的重要,而更基于新任所最近家乡,便于迎养父母。到任后,即派人回籍迎接双亲,父惮远行,愿在乡与老友为真率之会,不赴。继又派人回里请父母于次年灯节后就道。后仅母陈太夫人到任所就养。林则徐在此期间,虽得辰夕亲近母亲的慈晖,但仍时刻怀念故乡的老父,心情仍然感到沉重。正当他依依于白云回望的惆怅心境中,突于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二十四日,接到老父病重的消息,不禁惊愁交并,心灼如焚,惟求速归,不暇他顾。他再三请见帅承瀛巡抚,呜咽乞归。帅巡抚感于他的孝思至诚,准予告病辞官。他归心似箭,辰时交还官印,午刻便扶母携妻上船兼程驰归。那时,郑夫人怀孕已经足月,中途于秋日在衢州府生下了次女普晴(字敬纫,就是后来的沈葆桢夫人)。回到福州,老父已经病愈。他本想弃官之后,不再出仕。后在慈父的敦促下,且以“家无担石之储”[4],“居乡无以为生,安坐无以为养,弃官亦复觅馆,究非本心所安,就馆而仍离家,又与居官奚择”[5]。在不得已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于次年3月怀着惆怅的心情离闽北上。临行前,他曾用诗句表达当时的心情:“惆怅衡门心事违,饥驱犹未答春晖;买山无计仍从仕,负米难言愧暂归!每侍高堂恋明镜,苦将慈线劝征衣。登楼倍触临歧感,慙(即惭)对诗人束广微”[6]。

      道光四年(1824年)润七月,林则徐丁母忧回籍守制。同年十二月,江南高家堰十三堡决口,洪泽湖水外注,江阴、宝应、高邮、甘泉、江都五州县及下游之泰州、兴化、盐城等处均被水淹,漕运被阻,清廷之为震动。道光帝复下特旨,命其“夺情”,赶赴南海督修堤工。他原以守制为辞,但他的父亲说:“三年之丧,定制不得服官者,谓夫章服之荣,优养之厚,皆人子之心所不安,而情所不顺,故曰:‘夺情’。若国家有急切劳苦之事,责以致力,非若任官授职有利禄之可图。此而不往,则是畏难诡避,不得为忠,即安得为孝!但以素服往,自合于古人墨经从事之义,心迹不已皎然者乎”[7]!在父交的谆谕下,乃应诏前往高家堰,素服催工。半年后堤工完竣,他以“疟疾大作”,奏准返回福州养病,继续守制丁内艰。不久,道光帝又降旨命他以三品衔署理两淮盐政,这在当时是一个优差,但他恳辞说:“惟念则徐居忧未届再期,前此奉旨催办河工,幸准呈明以素服从事。此次署理盐政,系有职任,非催工可比,若不易服,则与官常仪注不符,若遽易服,更与守制定期相悖……”[8],辞未赴任。直到道光七年(1827年)三月十六日,守孝三年即将届满,才带着眷属,启程进京。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9]。这是中国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也就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道理。对此,林则徐是躬身实践了的,他不但“笃于亲”,而且确实做到“故旧不遗”。金安清《林文忠公传》称:“……千里之外,旧交故吏,虽历久,辄询其处境之枯菀,有不待请而拯掖者,有当困扈而远为湔削者,皆喜过望,感之次骨”。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亦称:“……自奉俭,而资助族戚,岁必数千金……家居,凡族姻中子弟读书者,约期治膳集而课之,日亲社”。

      在林则徐的立身处世之道中,除了上面所说的“孝”以外,还有一个“诚”字。《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林则徐一生,对家庭、对朋友,无处不诚,而对国家、对人民,更是无所不用其诚。李元度说他“待人以恕,接人以诚,人咸乐为之用;与人言,必令反覆详尽,得达其情;道人善,孜孜若不及”[10]。金安清说他“……周旋朋旧,睦敦戚党,必诚必信”[11]。林则徐的格物致知和诚意修身的工夫,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林则徐为学和治事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他谦逊和勤勉两种美德上。金安清在《林文忠公传》中说:“公交寅僚,能推功让能,虽自守以正,而不以名位矜己,不以贤智先人,遇政事宛转商榷,惟善是从,无隐情,无成见”。另据林家先辈讲述:林则徐每官一地,必尽多延见各层属员及当地绅耆和绩学之士,详细向他们探询当地各种情事;在对谈当中,幕后就有人将主客的对话详细笔录下来。他随把录下的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判断每一个报告的真伪,又将多方面搜集来的那些材料不断披阅,不断补充。这种博采舆情,集思广益的作法,使他对当地每一事情,无不纤细毕知,而据以采取的措施,也无不恰到好处。他对人对事都采取谦逊的态度。他自幼勤学,早岁即以勤奋奠定了文章和学识的基础。举例来说,他的书法颇为著名,这完全是他勤习出来的。他每天必抄写金刚经以自课,就在旅行中也不间断,乃称之为“行舆日课”。在从政期间,他更加发挥了勤敏的习惯,在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亲自撰拟奏稿;做了督抚后,仍亲审案。正如李元度在《林文忠公事略》中所说:“在官,事无巨细必躬亲;家居,必熟访民间利病,问诸当道”。正是由于他把谦逊和勤敏“贯彻于事之始终”,才使他一生所办各种不同的事业,无不留下彪炳的功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