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平等问题,是古今中外民族关系中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他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正是从民族平等问题开始的;他对民族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是围绕着民族平等问题进行的。可以说,民族平等是孙中山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孙中山民族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本文拟就此作一粗略探讨,以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 一、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渊源 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生成,有其理论根源,也有其现实基础。一方面受到了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平等观念;同时,不平等民族关系现实的刺激,对于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 (一)借鉴西方而生民族平等。“平等”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也是西方资产阶级奉行的一条重要原则。孙中山长期生活在西方,因而受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较大。1906年,他在同盟会的《革命方略》中声称:他的革命主张“虽纬经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①a]他将“平等”视为国民革命的基本精神之一。此后,孙中山又多次强调了这一点。他说:“大(抵)革命之举,不外种族、政治两种,而其目的,均不外求自由、平等、博爱三者而已。”[②a]可见,孙中山对法国大革命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极为推崇,并用来论证自己所倡导的国民革命。由此也不难看出,西方平等思想对孙中山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总结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坦言:“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③a]他对西方平等思想的借鉴和吸收,便是“规抚”欧美学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思想就是一般平等观念在民族关系领域中的运用、扩展和延伸,离开了一般平等观念,就不可能有民族平等思想的产生。因此可以说,西方平等思想是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继承传统而生民族平等。中国自古为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不少有识之士和开明的统治者都倡言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因而形成了中华各民族的民族平等观念。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①b]即是说,不管中原地区还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都要让他们能够生活下去,让他们安心,使他们快乐,这表达了李世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的思想。明洪武元年,有人认为广西瑶族人民“难以文治”,因而主张“监之以兵,彼始畏服”。朱元璋则提出:“抚之以安,待之以诚,谕之以理”。[②b]主张对少数民族要以诚相待,以理服人,使他们安居乐业。清代皇太极认为,“满洲、蒙古、汉人视同一体,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③b]其意是说汉、满、蒙各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当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王夫之提出:“夷狄之与华夏,所生异地,其地异,其气异矣。气异而习异,习异而所知行蔑不异焉。”[④b]在他看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不同,所以在气质、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要互相尊重。所有这些主张,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关系上的平等观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历来是持肯定态度的。他明确指出:“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⑤b]主张“以古人之思想,资今日学问”,反对对传统文化持虚无主义的态度或采取形式主义的方法。他在谈及自己思想的形成时也承认“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应当说,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形成,就继承了传统的民族平等观念的合理内容,传统的民族平等观念是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又一理论来源。 (三)目睹现实而生民族平等。由于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奉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了满族统治集团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不平等,满族贵族“宰制于上”,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享有种种特权,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则受压迫、受歧视。对于民族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孙中山表示了极大的愤懑,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1898年,他对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就说:“清虏执政兹三百年矣。以愚弄汉人为治世第一要义。吸汉人之膏血,锢汉人之手足”。[⑥b]孙中山认为,正是由于满清政府以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为“第一要义”,压迫汉族,故造成汉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他还指出:“自从满清进入中国来做皇帝,我们汉人便做了满人的奴隶,一切幸福都被他们剥削净尽,生杀予夺,都操在他们手里,他们为刀俎,我们为鱼肉”。[⑦b]孙中山不仅关注汉、满之间的不平等,而且对于蒙、回、藏等少数民族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也深表同情。他说:“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中,满族独占优胜之地位,握无上之权力,以压制其他四族。满族为主人,其他四族皆奴隶,其种族不平等,达于极点。”[⑧b]孙中山还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民族之间不平等的情形。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他便列举了清朝统治者压迫、歧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十一大罪状。正因为如此,孙中山积极倡导革命排满,力求推翻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朝封建政权,结束“满洲一民族宰制于上”的局面,“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而代之以“诸民族之平等结合”。因此,民族关系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是促成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生成的现实基础和土壤。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三民主义,“都是从不平等里头的反动生出来的”。[①c] 此外,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主张,对于孙中山晚年进一步确立民族平等的思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国民革命中所显现出来的积极作用,对于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生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渊源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二、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内容 孙中山倡导的民族平等是全方位的,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平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平等。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的视角重点放在政治领域。他在倡导“民族革命”时,就萌生了各民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的思想,他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实质上也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孙中山更为强调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1912年1月,他在致蒙古王公电中指出:全国同胞“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②c]各民族“共享”自由,实际上也就是意味着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9月,孙中山在发表演说时更加明确地表示:“今我共和成立,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③c]此间,他还多次申明,中国境内诸民族,“各于政治上有发言之权”,“立于平等地位”。[④c]应当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孙中山对各民族政治平等的认识,较之辛亥革命前,更为明确,更加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