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DGs的美丽中国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高峰(1965- ),男,河南平舆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gaofeng @llas.ac.cn,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赵雪雁,通信作者(1971- ),女,甘肃武都人,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研究,E-mail:zhaoxy@nwnu.edu.cn,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宋晓谕,王宝,王鹏龙,牛艺博,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王伟军,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黄春林,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原文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美丽中国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目标和美好愿景。深入分析了“美丽中国”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关系,据此阐述了“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和关键评价维度。同时,构建了以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基础,以地球大数据、网络数据及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为支撑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开展全景美丽中国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结论包括:①美丽中国是一个由自然生态子系统与社会经济子系统组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②美丽中国内涵可解构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4个维度;③构建了包含12个具体目标、4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面向SDGs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P9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66(2019)03-0295-11

       1 引言

       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阶段,尽管“美丽家园”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美丽家园”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目标。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不仅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和资源枯竭等资源环境问题,更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大规模人口迁移、快速城镇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经济问题。面对如此严峻而复杂的问题,建设“美丽家园”更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愿景,它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维持人类生存根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需要[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鉴于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全新执政理念,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构想[2]。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国家需求的推动下,学术界在“美丽中国”的内涵[3~6]、哲学意义[7]、价值维度[8~10]、实现途径与策略[11,12]、建设框架与任务[13]、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定量评估[14~17]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作为开展“美丽中国”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目前,已有一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设计了“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定量评估。例如,谢炳庚等[18]基于环境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EPI)、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和政治文化指数(Political Culture Index,PCI),构建了省级尺度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美丽中国”建设水平,且分析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19],同时还基于生态位理论,系统构建了“美丽中国”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空间分异评价模型[20];胡宗义等[16]则从美丽经济、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制度和美丽教育6个层面,构建了“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近12年来的“美丽中国”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李世东等[1]从生态、资源、环境与景观等4个维度出发,建立了美丽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了国家、省区尺度的美丽生态评价。

       然而,已有研究未能深入解析评价指标与美丽中国内涵之间的关系,指标体系构建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且已有指标体系未充分考虑指标间的兼容性及区域特色,导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差、可信度低,也难以彰显区域特色。此外,已有评价指标的数据源多为统计数据,因统计数据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且空间完备性较差,故难以体现“美丽中国”建设情况的时空动态性。当前急需在辨明“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厘清“美丽中国”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建立监测“美丽中国”建设情况的指标数据库,科学、准确地评估“美丽中国”建设水平,以便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为切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在解析“美丽中国”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厘清“美丽中国”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为导向,以地球大数据为支撑,构建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开展高分辨率的全景“美丽中国”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美丽中国”思想的历史演进与科学内涵

       2.1 “美丽中国”思想的历史演进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美丽家园的追求。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阶段,人类对美丽的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赋予美丽家园、美丽国家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演进。在渔猎文明阶段,以崇拜自然、共同劳动和群居生活等为美丽,该阶段狩猎者与采集者都属于“自然界中的人”,人类通过适应自然来求得生存;农业文明阶段,以尊崇天地、田园经济等为美丽,该阶段出现了城镇、城市及私有制,资源环境问题虽开始显现,但人类的生产活动仍以利用和强化自然过程为主,未对自然实行根本性的改造;工业文明阶段,以科技创新、流动自由、改造自然等为美丽,该阶段社会生产虽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地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成为“与自然对抗的人”;生态文明阶段,则以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等为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该阶段的核心命题。

       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对美丽家园和美丽国家的追求源远流长。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美丽国家理论思想。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等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山林茂而鸟兽归之,树成荫而终鸟息焉”“林木不可胜用”等善待自然思想;佛家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生态伦理思想,均充分阐释了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对美丽家园与美丽国家的理解,也为新时代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