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

作者简介:
方创琳(1966- ),男,甘肃庆阳人,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1715M),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城市群发展与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等,E-mail:fangcl@igsnrr.ac.c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王振波,刘海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美丽中国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落实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实践。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战略部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但目前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及建设成效等问题并不清晰。本文从广义和狭义视角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将人地和谐共生论、五维一体美丽论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理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社会和谐、体制完善、文化传承等5个维度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运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测评方法,对2016年中国341个地级市(州)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显示,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美丽指数(中科美丽指数)平均值为0.28,总体处于偏低水平,生态环境美丽指数、绿色发展美丽指数、社会和谐美丽指数、体制完善美丽指数和文化传承美丽指数分别为0.6、0.22、0.29、0.22和0.07,分项指数值均较低,且地域发展差异较大,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进程总体缓慢且不平衡。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议构建并发布通用的美丽中国建设进程评估体系,对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开展动态监测与阶段性综合评估,编制并发布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标准,做好美丽中国建设综合区划,分区域因地制宜地开展美丽中国样板区建设试点,并把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4 期

字号:

       1 引言

       美丽中国建设(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BCC)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既是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路径,也是稳固大国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1]。

       美丽中国概念的总结与提出过程,既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建设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思想,再到党的“十六大”报告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战略,最后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理论基础基本形成,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低效到绿色集约的根本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将美丽中国建设推向加快实施阶段。美丽中国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六个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落实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目标。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其综合性、地域性和系统性学科特质,更是把中国人地关系研究推向更高发展水平和更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举措。

       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思想提出6年多来,党和国家针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美丽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国内学者也从不同学科视角就美丽中国开展了少许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与归纳总结为主,研究内容涉及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2-4]、行动意义[5]、美丽中国与国土空间管制[6]、美丽中国与旅游产业发展[7-8]、美丽中国与乡村振兴[9]、美丽中国与学科建设[10-11]、美丽中国与城市规划[12-13]等。也有少量文献探讨了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四川大学美丽中国评价课题组和谢炳庚等从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5个方面初步构建了省级尺度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14-15],胡宗义等从美丽经济、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美丽文化、美丽制度和美丽教育等6个方面构建了湖南省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体系[16],邓伟等[17]、黄磊等[18]、王晓广[19]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的美丽中国指标体系和美丽乡村指标体系。以上研究均为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但现实中,各地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到哪一阶段、如何评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等问题并不清晰,亟需总结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建立一套科学权威的评估体系,制定可操作的评估技术标准,及时实施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评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动美丽中国科学稳步建设。

       2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内涵:广义与狭义之论

       美丽中国建设是落实中国生态文明长效目标、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质量的阶段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其基本内涵包括广义(大美丽中国)和狭义(小美丽中国)两个方面。

       从广义内涵分析,美丽中国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落实到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上,形成山清水秀、强大富裕、人地和谐、文化传承、政体稳定的建设新格局,成为到2035年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青山绿水但落后贫穷不是美丽中国,繁荣昌盛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从狭义内涵分析,美丽中国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遵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律,将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落实到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上,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强大富裕、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要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从城乡融合发展角度分析,美丽中国包括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两类完全不同基质的类型,需要制定针对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完全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技术标准,需要分别评估美丽城乡的建设进程与美丽度。

       2.2 理论基础:人地和谐共生论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三大阶段,目前正在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不仅要求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还要保证获取生活资料的生产行为,不能因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导致威胁人类自身的可持续生存,这就要求最大限度地协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巨系统[20]。人在这个复杂巨系统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人与地关系矛盾的协调过程自古到今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古老而永恒的主题[21],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再升华到生态文明理论,其思维主线始终围绕人地和谐共生这一核心伸展。早在1979年吴传钧院士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术报告中就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协调人地关系是其中心目标[22-23]。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亦经历了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天命论、天人合一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定胜天论、人地和谐共生论等不同人地观的演替,从马克思的“合理调节”思想,到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的思想,演进到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都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的不断升华。国内外历史的教训让我们铭记:人类不能把自然当作奴隶,也不能作自然的奴隶;人与自然之间需要的是和谐,应该是“和睦相处”“相得益彰”,美丽中国建设正是寻求人类与环境和睦共处的最佳手段[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