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使用的“近代化”概念,乃从中国历史传统分期框架中的“近代”概念引伸而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资本主义化,是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对于古老的封建中国来说,近代化过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如果说,中国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那么中国西南地区近代化的起步则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有比较明显的进展。然而,总体上说来,西南地区近代化步履蹒跚而艰难,其中的辛酸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以为今日现代化建设事业之借鉴。 一、近代开始前的中国西南 中国“西南”,在历史实际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除所处的方位、方向大体相似以外,各个历史时期所指的西南地区的地域范围并不完全一致。即使进入近代以后,“西南”的概念也没有固定,狭义地讲“西南”主要指川、滇、黔三省;广义的“西南”还包括藏、桂两地,甚至湘、鄂、粤西部地区;而研究民国初年西南军阀的“西南”,则涉及川、滇、黔、桂、湘、粤六省区。本文叙述所引用的“西南”材料的范围,则限于川、滇、黔三省,换言之,使用的是狭义的“西南”概念。 西南的川、滇、黔三省在历史发展的水平上,虽然有很多不尽一致之处,不过,其发展趋势亦有许多接近之处,进入近代以后尤其如此。 西南各省中,依据现在发掘的材料,云南的历史发展最早。云南元谋猿人的时代距今已有170万年,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家不久前在云南澄江发现的距今5.7亿年的寒武纪早期动物化石群,命名为澄江化石群,又称为云南虫的这种最早的脊索或半索动物化石,被国际舆论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这种云南虫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云南和中国西南其它地区以至东南亚地区,有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只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云南和西南地区的历史发展一样,一度中断,而且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较之中原地区明显地落后了,而以西南“夷”载入史册。 从经济发展角度进行考察,有史以来,在西南地区以巴蜀开发最早。巴蜀作为“四塞之国”,在古代并不算封闭,而且在古代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奇迹般的繁荣和稳定。在西汉时,成都的人口即达35万,东汉时达40万。而且就是从汉代起,成都一直是国家的大都会之一,以“天府”之名享誉天下。到唐代,成都人口近60万,其时商业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说。两千余年间,地处中原的古代大都会,洛阳、长安、开封、邯郸等,相继衰落,唯独成都久盛不衰。西南的其它重要城市重庆、昆明、贵阳等亦先后发展起来,在古代都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例如在元代,著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称赞边境城市、云南首府昆明为“壮丽大城”。 然而光辉的过去,并没有直接带来近代的繁荣,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西南除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出现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外,总体上说,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为主体,谈不上什么近代工业。 以四川而论,鸦片战争前在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庶民地主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尽管自然经济开始出现了解体的趋势,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即使是新出现的微弱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与封建生产关系,有着不解之缘,如盐业经营者大多拥有数量庞大的地产,在经营管理中带有浓厚的家族宗法制度的色彩,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分散的特征到处可见。 作为多民族、山区、边疆的云南,情形更为特殊,从全省范围来讲,虽然基本上以地主经济为主,却是与封建领主经济、奴隶制经济和氏族、部落等原始经济并存的社会,显现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结构的基本特征。 贵州社会经济状况类似云南,在某种程度上却更为落,可见,西南地区的这种社会经济状况,与近代化相去甚远。 当然这不是说,部分地区没有出现过繁华的迹象。成都如此,昆明也如此。在道光初年(19世纪20——30年代),昆明城内“道路宽阔,烟户密集,房屋栉比,楼阁云连,巷道参差,店铺杂错,市面之上,货物山集,行人水流,早有早市,午有午市,夜有夜市。”[①]好一派繁华景象!然而这种局部地区的繁华,却另有原因(另论),与近代化并不相联系。 二、西南地区近代化的起步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中国社会逐渐地演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过,在鸦片战争中,除了四川奉命派兵2000人赴广东抗英作战外,对处于西南后方的川、滇、黔三省社会的影响并不直接。其实,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西南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封建政权和地主阶级加紧了对人民的压迫和掠夺,从而激化了这一地区的阶级矛盾。因此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号召下,四川爆发了规模巨大的李(永和)蓝(朝鼎)起义,一年之内,起义军从滇东北到驰骋川南、川西、川东40余州县,起义由数百人发展到30多万人,随后又扩展到湖北、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历时数年;在云南爆发了杜文秀、李文学起义,起义军先后攻克省内近60个州县,队伍达数十万人,坚持达18年之久;贵州的张秀眉、姜映芳起义等,遍及全省60个州县,此起彼伏,延续达20年之久。起义军被镇压后,又是大屠杀,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