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1.12—1925.3.12)诞辰130周年,本刊特发一组有关其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志纪念。 本文从学术上论述孙中山革命思想和理论的时代意义,认为孙中山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础,他为中国近代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不倦的开拓性探索、吸收和融合,其思想和理论都是中西文化精华的结晶。孙中山由爱国而革命,以革命来救国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其理想而奋斗。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家,他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有完整的革命理论和建国方略、建国纲领。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教育,从伦理道德到济世救国救人,都有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看法。所以,人们把他誉为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一点不为过的。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和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所创造的三民主义理论和制定的革命程序、五权宪法、权能区分、地方自治、建国方略等,不仅表现了他作为中国伟大民族民主革命政治家的英明、勇敢和爱国、爱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是他留给整个中华民族的一笔极为珍贵的共同精神遗产,体现了孙中山宏大的历史眼光和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基本精神。毫无疑问,孙中山是时代的骄子,民族的荣光,他的思想是中国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也是我们中华各族人民努力奋发前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 一 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思想、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基础。 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为中国之自由、平等、博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孙中山为了救国而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结合的产物。由于他为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所以他把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推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孙中山出生在19世纪60年代。这是清朝大吏、封疆大臣以及一些地方督抚为维护风雨飘摇的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借助洋人的枪炮来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运动,大兴洋务的时期。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被镇压后的第二年,即1866年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农民家庭,先生自述:“文之先人躬耕数代”[①a]。孙中山的父亲达成公(1813—1888年)勤劳忠厚,但生活极度艰难,为了养活妻儿,除高价租耕2.5亩祖偿田外,在村中每有空就替别人补鞋,收点工钱;晚上又为村中打更报时,每月赚取稻谷一石,以帮补家费。后来,达成公长子孙眉出洋到了檀香山做工,经过勤力劳动,稍有积蓄转做生意,后经营大型牧场而发迹。自此,侨汇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中,达成公的家境也由贫苦农民,上升为农村富裕人家,家境逐日好转。达成公妻子、孙中山的母亲杨氏,虽是缠足女子,但识大体,勤劳慈祥,懂得用道德教育儿女,孙中山的成长,尤其是在为人方面得益母亲的影响较大。[①b] 如同中国农村许多贫苦人家的小孩一样,孙中山自幼就参加劳动。由于家贫,孙中山一直到1876年,即十岁时才入塾读书。[②b]孙中山在塾中修习的功课,都是一些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以及教人为人做事的启蒙识字课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以及“四书”,“五经”选读等。这些书他虽读不懂,不明白书中的意思,但毕竟使他开始了识字,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幼读儒书,十二岁毕经业”,为他“复三代之规”,了解中国“古先圣贤王教化文明”,奠下重要的基石。孙中山虽说:“早岁志窥远大,性慕新奇,故所学多博杂不纯。于中学则好三代两汉之文”[③b],他的中学基础知识,无疑是青少年时代在家乡和香港、广州十余年求学期间奠定的。孙中山虽“生于晚世,目不得睹尧舜之风,先王之化”,但他愤于“鞑虏苛残,生民憔悴,遂甘赴汤火,不让当仁,纠合英雄,建旗倡义”,明显地是接受儒家经典的春秋大义。“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对孙中山早年的影响非常深刻。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得益于幼读经籍和中外时人反对民族压迫,争取独立和自由思想的陶冶。由于孙中山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是在地主和农民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立的社会环境中度过的,这就使得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到劳动群众的贫穷痛苦和地主官吏的凶狠残暴,这一点对于成年的孙中山投身革命关系极大。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把他的反清思想看成是来自西方的启蒙,也是不真实的。人们知道,1896年11月,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翟理斯(H.A.Giles)要为孙中山写传记,他写信给孙中山要他提供材料。孙中山在给翟氏复函中,谈到他为什么要起来反清革命,以及革命后准备实施的内外政策时作了如下解释: 中国“自清虏入寇,明社丘墟,中国文明沦于蛮野,从来生民祸烈未有若斯之亟也。中华有志之士,无不握腕椎心!此仆所以出万死一生之计,以拯斯民于水火之中,而扶华夏于分崩之际也。独恐志愿宏奢,力有不逮耳。故久欲访求贵国士大夫之谙敝邦文献者,以资教益;并欲罗致贵国贤才奇杰,以助宏图。足下目睹中国之疮痍,民生之困楚,揆之胞与仁人义士,岂不同情?兹叨雅眷,思切倾葵,热血满腔,敢为一吐。更有恳者,仆等今欲除虏兴治,罚罪救民,步法泰西,揖睦邻国;通商惠工各等事端举措施行,尚无良策。”[④b] 孙中山这个陈述,不仅具体地说明了他由对于清朝政府统治不满而立志革命推翻清朝的过程,也说明他立志反清是为了“拯斯民于水火之中”,真实地反映孙中山早年反对压迫和剥削的革命思想,当然这个复函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力量不足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