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者智慧,德高者优雅,德高者幸福!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让孩子伴随德性生活而健康成长! 有一种课堂叫生活,它没有围墙却处处是教育,无法备课却时时在教育,没有教具却无比生动,没有铃声却使孩子心灵产生感动。在家庭生活大课堂里,处在德性发展关键期的孩子,如沐浴春风的幼苗,父母从生活小事着手培育他们的德行,帮助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获得全面发展。 家庭育德场景(一) 品德的种子从小植入 妈妈买了悠悠最爱吃的大樱桃,1岁多的悠悠从果盘里拿起一个樱桃,没有放进自己嘴里,而是递给奶奶吃。奶奶慈爱地说:“奶奶不吃,奶奶爱看悠悠吃!”一旁看着这一幕的妈妈开导奶奶:“不能养成宝宝吃独食的毛病,这样他会变得自私、无情,不懂得关心别人。”奶奶有些不忍心:“他才1岁多,大了自然会懂事的。再说也别拿悠悠难得吃一回、又是他最爱吃的东西来教育他呀!”妈妈笑着说:“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了,只想着自己要,欲望就永不满足,怎会有幸福人生?自己爱吃的东西,别人也爱吃啊,他就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以自我为中心。看,悠悠给家人分果果多开心呀,一家人相亲相爱比一个人吃独食快乐得多。” 品德培育进行时:道德从家庭启蒙 1.为什么要强调道德启蒙 婴幼儿时期是为人生奠基的重要阶段,强调启蒙就是因为这一阶段儿童教育的特殊性。所谓启蒙,启是指打开、开导、开始。蒙是指蒙昧、未开化、不懂事理。启蒙即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也就是说,人生最初阶段开始,学到基本的、入门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如同案例中妈妈对悠悠的道德启蒙,重视悠悠早期的良好行为,通过结合生活实际,鼓励与示范,让悠悠获得良好德行的启蒙。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使用了启蒙的概念,提出要“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2.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启蒙为什么特别重要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首先是在家庭中目睹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其他所有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对人、对物、对事、对环境的态度。人生最初阶段的家庭生活,会在孩子心里植入道德的种子,为孩子打上人生底色,影响孩子未来的道德判断,左右孩子未来的道德行为。虽然婴幼儿还很难理解各种道德规范,但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朦胧地形成了自己最初对人、对物的认识和态度,开始出现早期的道德行为特点。 家庭育德场景(二) 隐性环境是充满德性的课堂 小西从奶奶家回来,竟然从口袋、书包里掏出一堆垃圾:果皮、酸奶盒、虾壳……爸爸有些恼怒:“咋回事儿?你不嫌脏啊?”小西回应说:“奶奶家垃圾不分类,我不知道该怎么丢,只能带回家里丢。”爸爸无奈地对小西妈说:“你自己讲究垃圾分类也就算了,还要求小西,我担心以后他把外面的垃圾都捡回家来。”小西妈很纳闷:“我并没有教小西如何丢垃圾呀,只是我自己习惯成自然了。”小西妈在日本留学工作近8年,已经适应了那儿严格的垃圾分类。我国也提倡垃圾分类,人人都应该积极做到并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啊,因此,小西家厨房里摆放着4个洁净的垃圾盒,分别贴着不同垃圾种类,妈妈做家务最多,垃圾几乎都是妈妈丢的。可妈妈觉得小西还小,确实没教育小西这样做。 小西说:“妈妈没教我,我看也看会了。”小西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问妈妈,为什么要把尖锐、锋利的垃圾(玻璃、金属碎片等)包裹好再丢,妈妈说是怕清洁工叔叔不小心伤到自己。也许妈妈还没发现,小西经常回家后先丢垃圾再洗手。 品德培育进行时:家庭隐性氛围中的品德培育 案例中小西在家庭潜移默化中习惯了垃圾分类,父母也从中感受到了隐性环境中的育德力量。隐性的教育环境或教育氛围是一种内隐的、非正式的教育环境,幼儿对做人道理,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最初是处于朦胧状态,他们需要在环境中学习并模仿着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们怎么说,而是他们如何做,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父母的痕迹,并在孩子为人处世中显现出来。 隐性教育环境,是通过无形的具体情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道德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著名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指出,儿童并不一定要亲历奖励和惩罚才能学会或减少某种行为,他通过观察成人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后果,也会习得或减少某种行为,这就是家庭隐性环境对儿童思想行为的影响。 家庭育德场景(三) 犯错时的品德教育 星期六,棒棒回家对爸爸说,他不小心砸破了兴趣班的玻璃台面。这件事显然让6岁的棒棒很害怕,一直紧紧拉住妈妈没放手,要不是妈妈鼓励,他不敢对爸爸说出真相。最后棒棒老实地告诉爸爸:“闯祸后,我害怕挨骂,想逃跑或撒谎不承认自己干的坏事。” 这次棒棒犯错的事让爸爸反思:为什么孩子犯错不敢跟自己说?为什么许多父母的观念里,不犯错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棒棒妈妈说出自己的观点:“小孩子哪有不犯错的,知错能改,才能培养出有担当的品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