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说“不可以”?

作 者:
刘丹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父母必读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本图画书之外,还有一些内容值得父母去了解,比如该如何和孩子说“不可以”,什么时候说“不可以”更好。

      如何和孩子说“不可以”,是父母特别需要学习的地方。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发现,当自己和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孩子似乎表现得很逆反,不但不听,还容易去挑战那些“不可以”——不让做偏做。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和孩子说“不可以”确实是门学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孩子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我们和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首先确实需要清晰、明确,不要语义模糊,也不要用复杂的句式或者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从这个意义上,《大卫不可以》中的“不可以”3个字说得很对。除了说清楚,还要注意语气。很多时候父母说“不可以”的时候很生气,如果是用很生气的语气和孩子说这3个字,其实孩子的注意力是会转移的!他会从听你要说“什么不可以”这件事上转移到关注你的情绪,有的可能被父母的情绪吓到,无法更正自己的做法;有的则可能用“挑战”父母情绪,想看看它能失控到什么程度的方式继续和父母进行互动。所以,父母说“不可以”时,除了要用清晰、坚定的语言,还要用平静的语气。

      最需要提醒的是,“不可以”要反复地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能敲桌子,不能敲桌子,不能敲桌子。不要烦,也不要觉得:我都说三遍了,你怎么还不记得?!对年龄越小的孩子真的越需要说很多遍。这里强调重复的语言,强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是一遍比一遍声高,一遍比一遍愤怒,而是要用同样的语调去说,用关注、关心他的语气去说。

      怎样说“不可以”更有效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做我们不允许的事情时,第一个反应都会说“不可以”。但是,不可以的到底是什么?除了不可以,接下来要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则是把“不可以”说好的关键。

      说清楚“不可以”的到底是什么

      图画书中有这样的情节:大卫要在屋子里玩棒球,父母说“不可以”,这本身没有问题,是在为孩子设限。可是,这个“不可以”其实很难执行,因为孩子不理解,也做不到。有时候一些规则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心照不宣,但对于孩子来说,他并不知道这个规则的细节到底在哪里,是需要慢慢学习的。所以当对孩子说不能做什么的时候,必须要把细节说得很清楚。比如大卫,他可能会把收到的这个“不可以”理解为“我不可以在屋子里玩”,那么他会感到生气,甚至困惑——为什么不让我在屋子里玩?!在这种无法执行“不可以”的状态下,我们可能看到的就是孩子表现出对父母“不可以”的不配合或抗拒。其实我们想说的是:“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棒球。”所以,在说了“不可以”之后,要更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可以的是在屋子里玩棒球这样的游戏。

      什么“可以”也要说

      除了要明确、清楚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在屋子里玩棒球,还要告诉他,可以去院子里玩棒球,或者是去操场玩棒球。也许出现大卫这样想在屋子里玩棒球的情况,是因为孩子在外面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或者是没有小伙伴,或者是外面有什么让他担心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走,爸爸陪你到院子里去玩。”或者,“妈妈帮你约个小伙伴一起去操场玩,好不好?”跳出这本图画书,也许在中国的国情下,孩子不会在屋子里玩棒球,但他会在屋子里踢球或者扔球,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用“不可以”禁止之外,则需要带孩子到他可以玩这种游戏的地方去,比如楼下的花园里。

      “不可以”必须要和“可以”衔接,并且要手把手地带孩子熟悉这条通道,规则才会起作用,否则规则只会流于“不可以”这一句话,孩子不会执行,也无法执行。

      告诉了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球,可以去操场玩球以外,我们还应该告诉大卫可以在屋子里玩什么,比如可以摆积木,可以读图画书。这样说“不可以”才是完整的。

      “不可以”和拥抱孩子的顺序是什么

      在图画书中,当大卫被许多个“不可以”禁止之后,被妈妈拥抱在了怀里。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场景,也是亲子关系中很重要的部分,表示父母无论孩子如何,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如果能把说“不可以”和拥抱孩子的时间顺序调整过来,也许效果更好。

      “你错了,但你改了我就爱你”的这个顺序,有潜在危险,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建议父母用“我爱你,所以我告诉你‘不可以’”这个顺序。比如当大卫想在屋子里玩棒球,而父母想说“不可以”时,可以先把他抱在怀里,身体跟孩子站在一侧,目光看向一个方向,然后说:“大卫,我们不可以在屋子里玩棒球,我们一起出去玩好吗?”这个时候,孩子在父母的怀里,你们所处的位置一致,视线一致,那么你跟孩子的关系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你们一起解决问题的姿态。先抱着孩子再说“不可以”本身传递的是:我是爱你的,我接受你的一切,你有想在屋子里玩的想法我也爱你,但我仍然要告诉你,不能在这里玩,要出去玩。一般情况下,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处于被接纳以及被允许的状态时,父母提出的一些要求很容易就能被他接受。

      在人类生命的早期,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隐秘的、流动的生命连接,信任、依赖都是在这种连接中建立起来的,这种连接的力量巨大,而且是用非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抱。当孩子与父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关系之后,再给孩子制订一些规则,再去说“不可以”才会更有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