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时,我们是否应该惩罚孩子,强制就范?惩罚是否有用? 美国教育学家汤姆·赫勒在他的著作《灵感老师》中引用了他学生非常著名的一段话: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阅读,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游泳,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做乘法,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不会开车,我们教他。” “如果一个孩子行为不得体,我们……教他,还是惩罚他?” “为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像回答其他问题时那样干脆地回答?” 孩子出现所谓的不得体行为,即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懂得成人社会的那些规矩。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像天使一样,不大吵大闹,行为举止彬彬有礼,还特别会为别人着想,一举一动都得体,那才叫不正常!如果你对孩子抱有这样的期待,请先反问一下自己的期待是否太过不现实,而不是抱怨孩子的问题太多。 好行为是家长教出来的,而不是惩罚出来的 父母和教育者的重要使命之一,是耐心地花时间教授孩子得体的行为,帮助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受别人欢迎的人。在试图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 1.向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 2.用自身行为帮助孩子做到。 3.实在做不到,要承担自然结果。 坚持重复,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习惯。 例1:孩子说话态度差,怎么教? 妈妈扫地时挡住了电视机里的动画片,孩子立刻大吼大叫:“让开!你挡住我了!”这时我们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很没礼貌哦,妈妈听了很不舒服,我们尊重你,但是希望你也懂得尊重我们的感受,刚才的情形你可以换个方式说‘妈妈你挡住我了,请你让一下’,这样妈妈更能接受。” 然后,妈妈可以假装继续在电视机前扫地,等待孩子的变化。其间可以用语言提醒孩子:“如果有人挡住了你,你怎么说?”如果孩子一直做不到礼貌地请求,那就一直挡着,或者把电视机关掉。这属于逻辑后果,是做不到就必须承担的。 这是德国人最常用的方法。德国人特别注重孩子的教养,体现之一就是对礼貌用语的使用,从孩子会说话起就开始时时教导。 如果孩子指着苹果对父母说:“给我苹果!”德国父母马上会提醒孩子这样说:“可以请你把苹果递给我一下吗?”日复一日,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示范。 我们中国人虽然不需要在家人之间“请”来“请”去的,但向孩子示范如何使用礼貌的语气表达请求仍很重要。要点是,遇到不对的语气和说话态度时,立刻提醒孩子“想一想可以怎么说才更好?换个更好的表达方式”,孩子如果不记得,就示范一遍,然后要孩子自己重新说一遍。做到了,再满足他的请求,同时表扬其正面行为。 例2:孩子爱打人,怎么教? 其实孩子之所以爱打人,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其他更好的表达反对意见的方式,所以只好用打人这种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来拒绝别人。这正是培养情商的绝佳机会——遇到冲突,是通过沟通斡旋解决,还是诉诸武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情商。 第一步,先了解和理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动机。 第二步,制止打人的动作,轻搂着孩子的胳膊或者温柔地握住他的手都可以。 第三步,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四步,强化正面行为。 因玩得正投入被打断而生气打人,我们可以抓着孩子的手说:“我知道你在玩得尽兴时突然被打断,很生气。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换成是我,也会很不爽的。可是表达生气我们可以用语言说出来,好好说话别人更能理解你的意思,打人是不对的,更何况打人并不能解决问题。” 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打人,我们可以教孩子说:“停!请不要碰我和我手上的东西。我玩完后会给你。” 孩子玩滑滑梯时,推了坐在前面的孩子,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动机并不是恶意的,只是嫌前面的孩子太慢,可以教孩子说:“请你快一点,我等得好着急。” 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先挡住孩子的手,预防他出手(不给他出手的机会),同时提醒孩子:“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怎么说?”当孩子成功用语言化解冲突时,别忘了及时表扬和肯定。 例子3:孩子不肯收拾玩具,怎么教? 孩子的大脑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玩具一定要收拾好,因此,原因虽然我们要解释,却不能指望孩子能真正理解。要把收拾玩具当成规则执行下去,需要家长把这件事当成习惯来培养——这意味着每天做,不断重复。 在收拾玩具的执行上,最忌讳的是,大人只是嘴上说着要孩子收拾,可是当孩子没有行动的时候,就不了了之了。希望孩子做到一件事,首先我们大人自己要坚持下去。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时,那我们就蹲下来自己开始收,同时呼唤孩子一起来帮忙,想办法吸引孩子参与进来,把收拾玩具变成游戏的一部分。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养成好习惯。 例4:孩子乱扔不喜欢吃的饭菜,怎么办? 在我们眼里,把饭菜扔地上是不对的行为,但孩子可能压根儿不知道不能把饭菜扔地上的社会规则,他说不定在做重力实验呢。所以,在给孩子下判决书之前,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及发展特征,诊断出行为背后的动机再对症下药。 1岁半以上的孩子能听懂基本指令了,这时候在明确告诉孩子不能把不喜欢吃的饭菜扔地上的情况下,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就需要像德国园长那样,用自身行为帮助孩子做到——把孩子放地上,握着他的手一同捡起地上的饭菜。这个动作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孩子也许很不情愿,因此做到伴随共情和解释原因很重要:“妈妈知道你不想捡,可是我提醒过你很多次了,饭菜丢到地上把地板弄脏了,我们要捡起来把地板擦干净,这样大家走路的时候才不会滑倒,你也不希望我们摔伤吧。来,我们一起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