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军事物流建设内容探讨

作者简介:
张天宇,男,陆军勤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物流;王丰,男,陆军勤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物流;甘明,女,陆军勤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军事物流。重庆 4013111

原文出处:
国防科技

内容提要:

本文围绕智慧军事物流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大建设模块,分别为军事物流物联网基础设施、军事物流信息网络、军事物流大数据系统、军事物流云平台、军用物资编目系统,并对各模块功能进行阐述,结合现存的实际问题,在智慧军事物流中寻求解决方案,平衡军事经济效益,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智慧军事物流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军事物流各环节自动感知识别和各保障单位信息集成,实现军事物流决策智能化、保障实时化的新型物流保障形态。旨在以技术革命推动军事物流创新,建设新型军事物流保障模式,实现“需求实时感知,资源可视掌控,决心及时正确,配送精确定向,行动全程调控”保障要求。智慧军事物流建设包括军事物流物联网基础设施、军事物流信息网络、军事物流大数据系统、军事物流云计算平台、军用物资编目系统等建设内容。

      一、建设军事物流物联网基础设施

      军事物流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针对军事物流各个环节上数据采集端建设,具体来说是对日常工作中的数据接收设备,实现军事物流终端装置智能化,如信息扫描、录入设备、可视化监控设备、无线传输设备、标准化包装设备等。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智能设备将装备在运输车辆、火车车厢、仓库、兵站、场站、船只、飞机等各个地方,对传统设施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全方位收集物资、运载工具以及人员信息;除此之外,还能为一线操作员提供方案规划,决策参考,实时传达上级相应命令等,具备简洁的军队内部操作系统,便于实际工作中使用,将军事物流各环节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与军队网络相连,便于管理和控制,实现“全程可视化,智能规划,信息反馈”。

      在包装环节,标准化包装设备将会在不同类别物资包装上打印具有相关物资信息二维码、条码,或是嵌入储存信息的磁条,并实行单元化包装,保证物资配套完整性。在仓储环节,仓库利用RFID射频技术,扫描设备会对出入库物资、器材、装备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将各项记录在仓储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实时更新,代替人工记账、填写物资登记卡的传统方式,有效地解决“账物不符”问题;另外,储备物资状态信息如储存时间、储存条件信息,会通过信息采集设备及时反馈。在运输环节,每个运载工具上都装有相应智能设备,依托北斗定位系统规划路径,依托终端设备管理物资,例如,在运输车辆上装备的智能设备分为辅助驾驶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辅助驾驶系统主要是针对军车驾驶员驾驶安全,尤其是在危险品、弹药、油料等运输上,能将驾驶环境和车辆状态及时反馈,并将信息呈现于车辆单位调度平台;物资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物资状态,能将物资运输过程中的储存环境动态显示,及时帮助运输人员发现问题,起到在途物资监控作用。

      二、建设军事物流信息网络

      军事物流信息网络是所有军事物流数据的运行载体,在军事物流终端设备上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都通过该网络传递。从宏观角度看,军事物流信息网络是整个军事指挥网络的一部分,承担整个后勤物资、保障人员信息传递任务。军事物流信息传递是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来完成。通过这一“传输神经”,可将物流信息和上级指令传输至各操作智能设备执行任务人员,除物资需求量、人员数量、运载能力等一些常规信息外,还应具备天气状况、道路状况、附近可用资源状况、潜在危险事故状况等,通过大数据计算及模拟,得出任务运作方案,如具体运行路线、预计消耗时间、任务详情及编号、货物信息、附近运力资源信息等。另外,物联网建设能使其覆盖范围内所有物资向各分管系统传递动态数据,真正做到可视化管理。

      

      图1 大数据系统结构

      全军各单位都具有固定军事物流系统,相当于网点化的信息集成中心,在平时具有信息汇总功能,通过营区内光纤网形成固定网络。在战时条件下,各部队开设临时指挥所、野战仓库,形成移动网络。同时,随着临时指挥所、野战仓库开设,配合运载工具或装备上的终端,在“北斗”支持下,网络覆盖区域将会延伸到战场任何位置。

      此外,军事物流网络在“军民融合”方面应当有所突破,我军目前与地方企业实际联系仍然较少。由于保密需求,我军并未与地方企业实行数据交流。但是,在未来建设中,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军方应当与地方达成协议,建立军地数据接口,能将地方可用资源数据实时传输,尤其是在战时或是执行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时,能充分调动民用资源,减轻自身保障压力,将“共享”思想贯彻到整个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中。

      三、建设军事物流大数据系统

      军事物流大数据是指各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1]。除作战、指挥产生大量数据外,在后勤保障上的数据量和种类同样多如牛毛,包括物资数量、物资质量、保障条件、仓储条件、武器装备数量和性能、油料消耗、运力资源、人员信息、采购信息、各类指标等。

      整个大数据系统应当包括数据接收、数据更新、数据匹配、数据分析四个板块。在数据接收端,利用全军统一设备,将物资信息录入,相较于传统人工账本方式,能提升信息准确性,也能防止某些“作假”行为;录入数据必须要按照系统规定程序步骤进行,以规范操作流程,减小出错概率;在数据更新端,结合云计算平台,能将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动态监测,使得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在数据匹配端,能将人员信息、物资需求信息、装备信息、运输信息等实现准确匹配,以此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在数据分析端,系统经过综合考量,为上级决策提供数据预测结果,并结合云计算的模拟预测功能,将物资保障工作以数据和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形成具体方案供首长选择。

      整个大数据系统结构(如图1)如下:

      从物流各个环节来看,军事物流大数据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采购环节,大数据系统主要是根据过去情况来预测未来物资需求,根据市场波动做出经费预算,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从另一角度而言,也是对军用物资市场起到了“监控”作用。在仓储环节,我军过去在管理上有所疏漏,仍然采取传统的物资统计手段,导致查不清储备物资种类和数量;同时,仓库代储的武器装备由于常年放在原地,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但由于缺乏装备参数、使用年限、保养情况等具体数据,无法及时维修和报废,严重浪费了储存空间和管理资源;再者,战备物资储备动用权限较高,仓储管理人员对储物不太了解,部分物资、装备在储备几十年之后已无法使用,却仍储备在仓库中。在物联网基础设施的配合下,大数据系统能将储备物资数量、质量等级、仓库温湿度状况、物资装备储备时间、保养情况、提(供)货单位、提(供)货人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升仓储管理效率;在运输环节,大数据系统将会为运载物资匹配运载工具,并指定最优运载方案,同时调度周围运力资源,以减轻物资运送空载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