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联系是指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在原材料及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活动和技术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已从经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创新正成为新时期引领区域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当创新需求因转型而不断加大时,创新服务的供给将越来越体现跨企业甚至跨区域特性。与生产的集聚相比,创新思想及新知识的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更为深远。随着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实施,城市创新联系成为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型且愈发重要的形式和内容,其对增强城市竞争力,优化城市功能,以及提升城市经济外溢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明确指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浙江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2018年底召开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早在2018年初的“两会”期间,浙江省便提出要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到2022年浙江大湾区成为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成为浙江经济增长极。到2022年,初步建成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开放高地、体制创新高地,这为浙江主动接轨上海、推动三省一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协同、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浙江大湾区和大都市区的建设都是为了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省域层面经济联系和创新联系更加紧密,能够真正形成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但现有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经济联系,包括浙江省经济发展态势及空间网络、各地市经济关联程度,而缺乏将创新联系引入到浙江城市之间,来剖析浙江城市经济联系与创新联系的空间形态。鉴于此,本研究以浙江省域经济联系和创新联系为分析对象,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1个地市相互间关联进行测度,探究内在变化趋势及特点,以便于引导浙江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优化。 二、文献回顾 (一)城市经济空间关联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空间联系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涵盖政治联系、文化联系、经济联系等方面。以往对于城市经济关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边缘关系及其位序等方面,较少形成经济关联的整体空间形态(张荣天和焦华富,2015)。近年来,通过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于空间联系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网络层面,形成了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关联内容的深入研究,比如林春艳和孔凡超(2016)关注了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空间网络关联效应;王俊等(2017)分析了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侯赟慧等(2009)、彭芳梅(2015)以及胡艳和时浩楠(2017)等研究分别关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等区域。 (二)城市创新关联空间 城市创新关联空间是指城市节点间创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节点间创新关联的关系总和及其空间结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网络在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及重构空间格局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原有经济关联格局的基础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通过借鉴Cooke(1992)等学者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关注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网络效应,比如李瑞龙等(2017)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改进辐射模型应用于城市间创新关联及其空间格局的研究;邵汉华等(2018)利用2001-2015年数据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 (三)对浙江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浙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比如武前波和孙文秀(2018)通过研究2006-2016年间浙江省域经济发展态势,发现以环杭州湾城市群不断聚集各类经济社会要素,网络化发展格局比较显著,但省域空间结构的不平衡态势进一步加剧;徐维祥等(2013)强调了交通的作用,利用1996、2004和2012年陆路交通网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研究发现浙江省域所有城市的可达性均有提升,且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日趋提高,逐步沿重要道路干线方向演进,其中环杭州湾城市间联系愈趋紧密。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浙江省全境,以该区域的11个地级行政区作为基本空间单元。考虑到各节点城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和计算的严密性,从浙江省统计年鉴中选取2002-2017年的相关数据,反映浙江省经济发展及创新投入趋势,并以2002年、2017年关键节点开展城市经济与创新的空间关联测度,以反映浙江省各城市之间经济网络和创新网络的发育状况,并就内在差异进行比较。 (二)引力模型修正 引力模型是空间相互作用的经典模型,近年来引力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区域、城市、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城市经济联系和创新联系的引力模型分别如下:
公式(1)中
表示i,j两城市经济联系,P表示城市人口规模,以各城市户籍人口为测度指标。G为城市经济规模,以各城市GDP进行测度。
表示i,j两城市间创新联系,分别表示两城市创新活动的人员规模,以各城市研发人员数量为测度指标。V表示城市创新规模,以各城市创新投入为测度指标。由于城市间经济引力的单向性和差异性,各城市对经济引力的贡献是不同的。基于这一差别的影响,需要引入参数K和k,其中
表示城市i对
的贡献率,
表示城市i对
的贡献率。
表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距离。对于两城市间的空间距离,本文参考徐维祥等(2013)、李一曼等(2014)相关研究采用交通可达性,对绝对距离进行修正,以城市间陆路综合交通最短旅行时间成本为指标。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