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抑或奋进:青年职业价值观调查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燕波,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就业,青年价值观,家庭教育。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就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而职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最突出。对上海市5096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青年求职心态较为平和,传统就业观念仍占主流,啃老或当全职太太(先生)现象有增长趋势,跳槽现象较为普遍,青年创业意愿有所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职业观念与生活环境、职业发展前景、进取精神等密切相关。发展经济与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点,青年生存与促发展问题至关重要。有效促进青年就业,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理想,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性引导。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8)06-0005-07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问题,因为选择职业就几乎等于选择了今后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劳动就业的认识和看法就是就业观,劳动者的就业观对就业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它是随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而发展的,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年的就业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就业观念的变迁亦是青年人生发展和价值观变化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听诊器、方向盘、大檐帽、售货员这四种职业成为许多人竞相追求的目标,这种观念的产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思想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当时一切凭票供应,那时候,最吃香的职业就是听诊器(医生)、方向盘(司机)、大檐帽(民警)和秤盘子(售货员),因为他们手中有权。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年想到上述四种职业为代表的国营单位工作,成为一名“公家人”,吃一份稳定的“皇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1]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就有了自主择业的意识,但是,大部分青年还是愿意等待国家分配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青年择业时更崇尚“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2]开始重视经济收入。[3]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青年有了“跳槽”的念头,青年的职业流动也浮出了水面。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青年勇敢地冲破了户口和土地的束缚,凭一张居民身份证出外闯荡,寻求理想职业和个人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特区成为青年的目标。“孔雀东南飞”“民工潮”“十万人才下海南”“十万民工进城来”,成为20世纪90年代青年就业的新景观。[4]同时,青年很看重职业的稳定,兼职成了热门,认为要“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政策的终止和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劳动力就业完全市场化的最终形成。[5]由于就业方式的变化,青年由等、靠、要的被动就业,逐渐转向市场主动寻找职业,青年职业价值观也有了显著变化。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的实用主义的职业价值取向,青年把经济收入、能够发挥专长等自我价值的选项放在了选择职业的首位。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不少大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现代实用技能,如参加外语、计算机的等级考试,国家规定的各种职业证书考试。在职青年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需要。[6]

      随着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失业和就业“质量”不高给大学生带来困扰。传统的就业观一时难以转变,造成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未吃过苦,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对工作地点和单位比较挑,从而限制了就业空间。即使农村来的学生也不愿再回到农村,他们更多考虑的是相对于家庭经济收入的教育高成本的回收。[7]在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对社会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工作机会不满,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到西部、到内地去。就业地域大多选择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部门定位在三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于工作条件的期望值较高,故而导致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一再降低就业标准,甚至于出现“零工资”就业。[8]一些大学毕业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9],规避就业经验歧视,寻找得到理想职业的机会。

      改革开放40年,青年人失业基本呈上升趋势,青年失业率高、就业困难易导致就业质量不高,产生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跳槽频繁等问题。失业和就业质量低导致啃老的持续发生和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继续社会化的不利影响等。为了深入了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处境、期望和心态,以及可能遭遇的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2016年4月,《中国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课题组依据科学的抽样方法对上海社区青年和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体是出生于1980年及其之后的上海青年,包括在上海学习、生活、工作的户籍与非户籍常青年。课题组通过分层抽样的办法,抽取了浦东新区、杨浦区、嘉定区、闵行区、徐汇区和黄浦区等六区的25个街镇、50个居村委会作为二级抽样框,并从这50个居村委会中,按照等距抽样的原则,抽取了3212名已经参加工作或待业在家的社区青年作为调查样本。在得到的有效问卷中,出生于1980-1984年、1985-1989年、1990-1994年和1995-1999年的样本比例分别为28.2%、34.3%、14.5%和2.4%;男性青年占44.0%,女性青年占56.0%;初中及以下文化的人占6.4%,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占20.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73.6%;出生于本市的占76.0%;户口类型是上海农业户口的占7.6%,上海非农户口的占77.9%,外地农业户口的占7.2%,外地非农户口的占6.4%,持外国护照或港澳台身份证件的占0.2%;独生子女占71.0%;政治面貌是中共正式党员的占16.4%,中共预备党员占1.8%,共青团员占19.5%,民主党派占0.2%,群众占61.5%,其他占0.6%;婚姻状况为未婚的占24.3%,初婚有配偶的占62.4%,再婚有配偶的占1.8%,其他情况占1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