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有一条裤袜,一个裤腿黑,一个裤腿白。当时,她一眼看中,妈妈实在拗不过就买了。夕夕有段时间很喜欢穿这条裤袜。然而,这种不对称和比较扎眼的穿衣风格,绝对不是爸爸妈妈所喜欢的。因此,每次带夕夕出门,当她非要穿这条黑白裤袜时,我们会忍不住和她“抗争”一番,但最终会尊重她的选择。于是,和她一起走在外面,我们会因为她“怪异”的穿着有些不自在,可她呢,特别开心。 夕夕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她不仅有自己独占的物品,而且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似乎,她周围的事物,都开始围绕她的自我而建立和安排。对现在的夕夕来说,她的自我领地正不断扩张,几乎要遍布她活动的每一个地方,包括她的床铺、她的书架和书、她的整理箱以及里面的物品。甚至,为了不让弟弟看见、抢夺她的东西,她还在汽车的后备箱、副驾驶储物箱以及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划定了属于她的领地,存放了她的物品。 这些都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虽然她也会忘记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但她所能够记得的东西已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我们要丢掉一些她很久没用、没玩的物品时,她竟能讲出与这件物品相处的故事,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情感。她从幼儿园回来,时常能够敏锐地发觉弟弟“偷偷”进入过她的领地,于是气急败坏。对此,奶奶总是教训她一番,让她像个姐姐一样与弟弟分享她的物品和领地。 从孩子自身的心理发展来说,3~6岁是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在3岁之前,婴幼儿虽然已经有自我的萌芽,但更多的是自我觉知,他逐渐能够把自我与外界和他人分开,能够在镜中、在别人和自己的称呼中识别自我,能够感受自我的欲望和挫折,感受身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以及语言初步发展后会说“不”,但对代词“我”还没有明确和稳定的认识,所以算不上具有能动性更强的自我“意识”。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2~3岁的孩子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是自主对羞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称为学步期儿童。学步期的说法很形象,因为学走路,孩子的活动范围扩大了,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极大地增加了他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和经验。这时候如果他的活动是自由的,就会发展出自主感和满足感;如果他的活动是受限的,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缺乏独立性。 当然,2~3岁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充满了危险,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在鼓励孩子自由探索的同时,做好保护和防护措施。例如,对孩子的爬高行为,既要鼓励他向高处爬,又要做好安全措施。 3~6岁的孩子,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与2~3岁的孩子既相似又不一样。3岁以前的活动更多的是自发的,3岁以后的活动开始有了自我目的和计划的支撑,所以面临的问题是主动性对内疚感。此时,自我意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果孩子被允许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想法,自我得到尊重,会发展出主动性;如果在表达和实施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不被允许和认可,会让他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感到内疚。 3岁以前的行为主要涉及安全问题,3岁以后的行为开始涉及他人和社会的评价问题。比如,孩子穿着怪异的服装,父母可能不喜欢,但可以尊重。再比如,女孩喜欢把裙子撩起来,他人和社会认为这种行为不雅观,需要一些引导。父母要做的,正是掌握好界限,在尊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同时,区分哪些是可以尊重的行为,哪些是不当的行为。对不当的行为,引导的原则是孩子不至于因为行为被否定而损伤自我的价值感,产生过度内疚的心理。 简单来说,2~3岁和3~6岁两个阶段,都是孩子发展独立性和控制感的重要时期。这几年的成长经历,对以后甚至成年时期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都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在这几年能够较好地建立独立性和控制感,将来他们容易形成一种叫做内控的信念,认为大多数事情,包括命运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内在力量去掌控,更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和心理的健康。 你我他,不一样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说,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控制感方面,西方文化的观念与儿童心理的自然倾向是比较匹配的,对孩子独立性和控制感的培养也相对顺畅。传统的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孩子要服从父母和权威,独立性和控制感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制。从社会变化和发展来说,也有越来越强调个体独立性的趋势,大多数中国年轻父母越来越认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然而,大多数中国孩子,都生活在一个有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环境中。拿五岁多的夕夕来说,她正在发展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很在意自己的领地和空间,可是奶奶对此很难理解,会经常“闯入和干预”属于夕夕的范围。 这几天,外公负责送夕夕去幼儿园。外公是个和蔼、能干的人,他喜欢直接动手帮夕夕穿衣服,把所有准备工作统统包办。虽然妈妈提醒外公应该让夕夕自己穿衣服、自己做准备,但这种提醒不如外公的行动更迅速。 可以说,从养育方式上来看,奶奶是权威式的,外公是溺爱式的。两者看似相反,实际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亲子关系不独立和不平等的表现。不独立和不平等,在忽视孩子的需求和自我时,表现为权威、干预和管教;不独立和不平等,在重视孩子的需求和自我时,表现为“孩奴”、宠溺和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