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幽默感是一件让人很着急的事情。茉莉第一次发现女儿没有幽默感是她五岁那年,茉莉带她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 那天观礼之后,便是婚宴。吃饭的时候,恰好有个同事和她们一桌。同事看到茉莉的女儿闷声不响地吃东西,一副很乖很省心的样子,便说:“妞妞像一只小猪一样可爱,待会儿吃完饭跟阿姨回家,做阿姨的女儿好不好?” 茉莉的女儿抬起头,很认真地看了同事半天,生气地说:“阿姨,你不像妈妈,你像狼外婆,我才不要跟你回家呢!” 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茉莉的脸一下子红了,窘得汗都下来了,想不到女儿会这样说话。急忙喝斥她:“小孩子一点礼貌没有,快跟阿姨道歉。” 茉莉的女儿梗着脖子,就是不认错,僵持的结果,她以大哭和倔强获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从那时候开始,茉莉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没有幽默细胞。她认真地跟孩子讲:“阿姨叫你小猪,是因为你憨厚可爱,喜欢你,才这样叫的。” 茉莉的女儿不屑一顾地说:“我叫她狼外婆,是因为我不喜欢她。” 茉莉有些恼火:“就算你再不喜欢她,也不能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一个人要有起码的礼貌和教养。” 茉莉知道和女儿说这些,她根本听不懂,要用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形式慢慢培养她的幽默感,激活她的幽默细胞,才是当务之急。 一个周末,茉莉带女儿去拜访一个老同学。她把女儿打扮得很漂亮,穿着粉白色的篷篷纱公主裙,白皮鞋,戴一顶淡蓝的布质太阳帽。 爱臭美的女儿一路上左顾右盼,一会儿抬头看天,一会儿数路边的小树,一不小心踩到一个空饮料瓶子,摔了个嘴啃泥,漂亮的公主裙也弄脏了一大块。 茉莉的女儿爬起来看到裙子脏了,撇撇嘴想哭。茉莉赶紧说:“哟,乖女儿想学游泳吧?咱们去游泳馆,可别当旱鸭子,在泥地上就开始游了。” 本来想哭的女儿,拼命忍了半天,最后倒是没“下雨”,而是狠狠地踢了饮料瓶一脚,撅着个小嘴说:“都是这个破瓶子的错,害我摔了一跤,不漂亮了。” 茉莉发现女儿只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她说:“瓶子没有错,错的是你。你想想,瓶子在地上睡得好好的,是你走路不专心,惊醒了瓶子的好梦,你应该向瓶子道歉,然后再谢谢瓶子!” 女儿转回头看着茉莉,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谢谢瓶子啊?它差一点就把我绊倒了。” 茉莉蹲下身,替女儿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说:“如果不是这只瓶子,你怎么知道摔倒是什么滋味啊?再说,是这只瓶子提醒你,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女儿笑了,说:“妈妈说得对,以后再看到空瓶子,我绕着走。别叫醒空瓶子。” 茉莉看着女儿,会心地笑了。原来,幽默感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不,她也会了,别叫醒空瓶子,很有创意的想法。 一个人的幽默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三分天生成,七分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比别人更容易受到欢迎。 有一次,茉莉的老公下班之后很久没有回家,大家都很担心,打电话去问他,结果开车时被人追尾,不严重,正在处理。女儿问茉莉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了怕女儿担心,她说:“你爸爸的车被人亲了。”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我们要用巧妙、幽默和智慧的方式去解决,开朗乐观的家庭生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茉莉的女儿也会跟她幽默了。有一次,女儿去了奶奶家里,不小心把花盆碰落到地上。茉莉给她打电话:“听说你又闯祸了?”女儿沉吟了一会儿说:“对不起,我的眼睛长到头顶上了,不是故意的。要不然,你从电话里飞过来,教训我一顿可好?” 茉莉放下电话,忍不住笑。幽默感也是情商的一种,孩子的幽默感从哪里来?当然是从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