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邮政空间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哲,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讲师,邮箱:wangzhezhe@fudan.edu.cn,上海 200433;刘雅媛,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后,邮箱:370038912@qq.com,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陆续出版了若干套邮政舆图(集),其初衷是为了合理规划未来之邮路。舆图记载了邮路、邮政网点的等级信息和实测路程信息,使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系统的近代交通信息载体。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上述舆图进行数字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尽可能地还原近代中国国内市场网络。从国际比较来看,邮政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多种因素导致了邮政作为一个第三产业部门远超同侪的快速扩张,但邮政网点的分布和邮路的空间拓展与人口密度分布并不呈现完全的相关性。通过对四川的个案分析,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本文发现基层邮政半径可以很好代表基层市场半径,从而为全国范围内建构近代基层市场网络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技术路线,同时也为从整体上描述和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体系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07 期

字号: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网络的流通实态到底是什么样的?研究者是否只能无限趋近于近代经济要素流动的实态而无法真正彻底厘清?对于近代流通实态的研究,其分析方法和使用的历史数据对于研究结论有着极大的影响,做一个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这个问题近乎于是经济史研究中的“薛定谔的猫”——观察的对象不是一个确定结果而是一个概率。对于这样一个貌似“测不准”的难题,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一个“中间介质”来进行观察和分析。就学界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邮政网络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中间介质”。

      本文的逻辑是这样的:近代邮政网络并非凭空诞生,自然也不是从零开始建设,而是借助旧有交通物流网络(包含明清驿站、铁路、各个等级公路、沿海轮船、内河航运、民信局和农村集市网络)并加以精心选择形成,是近代交通网络的代表性子集。如果我们在最大程度上重建近代邮政网络,则可以尽可能地逼近近代国内市场网络的实态。

      近代国内市场网络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难题。吴承明、王庆成、施坚雅、李伯重、许檀、王笛等诸位先生均做过深入的研究。①吴承明很早就开始讨论16—17世纪、18—19世纪的中国市场问题,主要着墨于土地、白银、税收、贸易量的估计等,对国内市场网络的结构有过讨论但并未深入。1840年之后,中国已经形成一个全国市场,这一点似乎争议并不大。②而全国市场内部的结构、网络体系的层级尤其是基层市场的实态研究难度较大,因为可供使用的资料需要研究者多年的积累和深入挖掘。这方面许檀的研究尤为具有代表性,她认为,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是这一市场网络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③许檀对华北商业城镇和市场层级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她指出,施坚雅用以建构中心地层级的主要指标——近代邮政体系,在清代中叶尚未出现,目前所见能够对明清时期的市场实态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有税关档案与商人会馆碑刻两类资料。④换句话说,许檀肯定了邮政数据对建构区域市场网络、中心地层级乃至全国的城市体系均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清前期和中期,邮政事业并未全面铺开,邮政的资料无法获得。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大清邮政和中华民国邮政的统计、舆图和各种调查资料就较为丰富了,为我们进行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各地档案馆,尤其是天津市档案馆存有极为丰富的近代邮政档案,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并未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出版。近些年,随着对近代海关数据的深入挖掘和近代邮政史料的深入认识,笔者搜集并整理了10余张(套)大清邮政和民国邮政出版的邮政舆图(集),发现其对于重建、厘清近代中国国内市场网络和市场运行实态有着较大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邮政地图数字化和邮政网点数据库的建构工作,本文选择了一些典型性的舆图和可视化成果,从邮政网络的角度,对原本隐藏在浩如烟海的地方志、商税档案、碑刻资料和区域经济调查中的近代国内市场网络进行尝试性分析。

      一、置邮传命:近代邮政研究回顾

      邮政制度源远流长,罗马帝国时期的盘丁格邮路图(The Tabula Peutingeriana)即是典型的交通邮路地图。⑤在某些邮路上,如从波尔多东到耶路撒冷一路,大型邮馆(mansiones)和小型邮站(mutationes)均清晰可见。⑥中世纪的欧洲,一些有共同利益的团体比如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天主教本笃会(Benedictines)和汉莎同盟(Hanseatic League)都曾建立起内部独立的信息传递系统。⑦近代时期,长距离的信息传播手段依然比较有限,无非信件、邮包、报纸(新闻纸)、广播、电报和电话等若干种,其中信件邮包是利用最广泛的。近代时期,大部分人没有写信(如果他们会写字的话)和交寄信件到外地的需求,其跟外界信息联系局限在居住地周遭几十华里的半径内。彼时,仅有占人口比例极少的乡绅、官员、商人和部分农民才有邮政的需求。近代中国存在众多的“类邮政”的系统,如客邮、侨批、民信局等。但上述均非国家运营的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邮政网络。

      无论中外,近代以前要寄信,均所需不菲。在1840年之后,英国采纳了希尔爵士(Rowland Hill)的建议,实施邮政改革,大幅度削减了邮政资费,采取邮件全英境内1便士通达政策(不重于半盎司),提高了邮政的运转效率和民众接受度。其他欧美国家陆续效仿,实施类似的改革政策。⑧自此,邮政网络开始慢慢成为知识、新闻和观念传播的枢纽以及货物传递的中转,在国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不可替代,以至于邮政慢慢被视为政府之代言或化身。

      美国独立之前的邮政,实质是英国政府在美洲大陆之延伸,是英帝国邮政的一个复制品。因此在美国独立之后,建立一个新的邮政系统成为自然的事情。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美国邮政建立之初的首要功能是作为一个政治信息网络,传达政府的政令和新闻给这个崭新国家的公民。⑨美国邮政网络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政府组织的原型,也被认为是大规模商业化的先导条件和19世纪通讯革命的核心议题。因此,美国的邮政体系也往往被视作通讯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的雏形来加以讨论,从信息传播如何影响社会的角度来讨论邮政史。比如,理查德·约翰(Richard R.John)从国家建立的角度阐述,认为新的邮政网络是新政府建立权威、传播政令的工具,新的国家邮政网络及其协助的驿站马车(stagecoach industry)体系的建立更是合众国早期历史的重要节点。⑩日本的飞脚邮寄自镰仓时代就开始,明治政府1871年建立新的邮政网络,此网络也是从私人所属信使公司(Hikyaku)中发展起来的,其中的地方性工作人员,很多都成为邮政管理人员或运输人员,继续在新系统中发挥作用。(11)这种美国、日本都出现的新旧系统之间的承接关系,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会出现,近代中国也毫不例外。主要工业国家,均在工业化早期便完成了邮政的近代化。近代邮政的建立,要求一个具有统治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由于所处年代信息传播工具的匮乏,作为几乎是唯一的可以进行大范围信息传播工具的邮政网络,也被视为中央政府的地方替身和政权更迭的标志物。

相关文章: